茗碗兵休戒老兵,客來剝啄急須應。 爲言余正理公事,半落烏紗枕曲肱。
无
其他无
〔宋朝〕 陸游
茗碗兵休戒老兵,客來剝啄急須應。 爲言余正理公事,半落烏紗枕曲肱。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騷人吟罷起鄉愁,暗覺年華似水流。 花滿謝城傷共別,蟬鳴蕭寺喜同遊。 前山月落杉松晚,深夜風清枕簟秋。 明日分襟又何處,江南江北路悠悠。
出門嗟世路,何日樸風歸。 是處太行險,□□應解飛。 主人厚薄禮,客子新故衣。 所以澆浮態,多令行者違。
留餞飛旌駐,離亭草色間。 柏臺今上客,竹使舊朝班。 日落東西水,天寒遠近山。 古江分楚望,殘柳入隋關。 戀闕心常積,迴軒日不閑。 芳辰倚門道,猶得及春還。
道格何曾格,言糊又不糊。 渾身總是眼,還解識人無。
老人甲子難計論,耳中白毛三十根。 釣魚幾年如一日,船舷數寸青苔痕。 人生性命必歸正(止)[二],(「正」,原卷作「止」。 )精魂傷夫[三]向流水。 (「魂」,伯二五六七卷作「魄」。 )月如鈎在輪影中,風似人來𥭳(荻)聲裏。 蒲葉高低沒釣磯,破舟仍繫綠楊枝。 水流不爲人流去,魚樂寧知人樂時。 土龕門前一行柳,獨引青絲織魚笱。 柳花漠漠飛復飛,魚笱如今落誰手。 余嗟老人多悲辛,老人昔日傷幾人;人情相掩且相歎,不喜河頭秋與春。 ([一]此詩亦見伯二五四四卷,題作《老人篇》,但差白字太多。 [二]依劉校。 [三]「精魂傷夫」伯二五四四卷作「精醜香風」,俞云:「精魂傷夫」當從伯二五四四卷作「精魄」〖「醜」是「魄」誤〗,因此四字正和下文相應。 精魄指月,下文「月如鈎在輪影中,風似人來荻聲裏」,足證「香風」二字不誤。 劉校「『夫』當爲『失』字之誤」。 )。
靜中我不記吾誰,戶外春摇百卉腓。 何處聖賢留箇箇,勿喧孔老競師師。
已破京塵夢,還尋剡曲遊。 戴星離古戍,衝雨憩山郵。 壁認曾題字,門橫昔渡舟。 經行固多感,隨處寄悠悠。
寡欲貧何損,無才老更宜。 挂牆多漢刻,插架半唐詩。 飯已頻摩腹,兒來暫解頤。 尚悲吳蜀遠,未免故人思。
君王鳳輦過龍樓,清曉都門積雨收。 淚落三朝餘父老,春生簇仗萬貔貅。 群公就日丹衷罄,索虜聞風逆膽羞。 湖海小臣心未已,更陳千慮向鼇頭。
畬田種胡麻,結草寄林樾。 珍重無心人,寒棲弄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