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 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来自百科
《全宋诗》继唐诗的高度繁荣之后,宋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有新的开拓和创造,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家作品,形成了许多流派,对元、明、清的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来自百科
- 答竇二曹長留酒還榼(李益)
- 早秋登慈恩寺塔(歐陽詹)
- 琵琶引(白居易)
- 招隱山觀玉蘂樹戲書即事奉寄江西沈大夫閣老(李德裕)
- 和主司王起(金厚載)
- 春日閑居即事(杜荀鶴)
-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二(韋莊)
- 附池州薛郎中書因寄歙州張員外(徐鉉)
- 陪鄭王相公賦筵前垂冰應教依韻(徐鉉)
- 感興臨蕃馴雁(佚名)
- 正初和鄂州邊郎中見寄(徐鉉)
- 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張孝隆)
-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三五八(釋正覺)
- 對梅(韓元吉)
- 紹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蔣助教言正招遊陽華婆娑巖下薄暮乃歸得詩五絕以紀其事 其五(李長庚)
- 夢藤驛二首 其二(陸游)
- 秋夜獨坐聞里中鼓吹聲(陸游)
- 游石馬以駕言出遊分韻賦詩得出字(朱熹)
- 次韻和司馬君實同錢君倚二學士見過(梅堯臣)
- 靜聽鳥相喧(曾丰)
- 出東城門見牧牛(曾丰)
- 題水牯菴 其一(曾丰)
- 周純臣子去病淑慧而短折賦以哀之(葉適)
- 聞沂州盧侍郎致仕有感(歐陽修)
- 楊伯時李子永潘茂洪同遊安福寺詩(張鎡)
- 武則天(金朋說)
- 次韵潘德久舍人七月廿一夜喜雨五絕 其三(韓淲)
- 挽湯貢士三首 其三(劉宰)
- 獨夜(洪咨夔)
- 送趙端行廷對少寓期待之意(薛師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