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舉江南子,名以能詩聞。 一來取高第,官佐東宮軍。 迎婦丞相府,誇映秀士羣。 鸞鳴桂樹間,觀者何繽紛。 人事喜顛倒,旦夕異所云。 蕭蕭青雲幹,遂逐荆棘焚。 歲晚鴻雁過,鄉思見新文。 踐此秦關雪,家彼吳洲雲。 悲啼上車女,骨肉不可分。 感慨都門別,丈夫酒方醺。 我實門下士,力薄蚋與蚊。 受恩不即報,永負湘中墳。
无
其他无
〔唐朝〕 韓愈
舉舉江南子,名以能詩聞。 一來取高第,官佐東宮軍。 迎婦丞相府,誇映秀士羣。 鸞鳴桂樹間,觀者何繽紛。 人事喜顛倒,旦夕異所云。 蕭蕭青雲幹,遂逐荆棘焚。 歲晚鴻雁過,鄉思見新文。 踐此秦關雪,家彼吳洲雲。 悲啼上車女,骨肉不可分。 感慨都門別,丈夫酒方醺。 我實門下士,力薄蚋與蚊。 受恩不即報,永負湘中墳。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旌旗入境犬無聲,戮盡鯨鯢漢水清。 從此世人開耳目,始知名將出書生。
溫洛年光早,皇州景望華。 連鑣尋上路,乘興入山家。 輕苔網危石,春水架平沙。 賞極林塘暮,處處起煙霞。
寒食都人重勝遊,相如獨自閉門愁。 嘗聞婁護因名達,君試將余問五侯。 (見《永樂大典》卷三○○五「九真」「人」字(五函四十二冊)。 按詩共二首,其一五言四句,《全唐詩》卷三百十七載之,其二即此詩。 )(《古今歲時雜詠》卷十一收此詩,前爲五言四句,後爲七言四句,與《大典》同。 疑原詩應爲雜言體一首。 《全唐詩》卷三一七錄作五絕,似沿《萬首唐人絕句》卷十四,題作《寒食下第》,錄如次:「柳挂九衢絲,花飄萬家雪。 如何憔悴人,對此芳菲節。 」《古今歲時雜詠》「萬家」作「萬里」,「人」作「客」。)
櫻桃一籠子,半赤一半黃(《太平廣記》卷四九五引《芝田錄》此句作「半已赤,半已黃」)。 一半與懷王,一半與周贄。 (同前)(按:《全唐詩》卷八六九收此詩,首句缺二字,今重錄。 )。
得道超凡聖,逍遥本是緣。 羣迷難解會,我且不虛傳。 但信恒無斷,精窮用意專。 審聽明譬喻,勿被俗情牽。
風物澹蕭辰,陵阿訪隠淪。 野杠裁度馬,溪路劣生塵。 認菊知陶宅,觀禾識魯囷。 林臯偏樂我,魚鳥似留人。 山霽羣妍露,林虛衆籟新。 長沮亟相語,非敢問迷津。
心悸真摧櫓,年衰逼異糧。 西征何日賦,東走向來狂。 遂隔承明謁,虛稱建禮郎。 去都魂黯黯,思幄淚浪浪。 見䓞慚紆綬,逢荷誤索囊。 醒無次公酒,老畏侍中香。 前席初延問,煩言已中傷。 翕眉爭恃笑,繞指詎容鋼。 事隠或投杼,根危因拔楊。 陰收主父草,幾落黨人章。 霧露淮天惡,亭臯楚塞長。 平時猶有感,爾日固迴腸。 溪漲淹蒲牒,洲風挫葯房。 芿區晴外遠,山疊暝前蒼。 毒虺寒猶蠚,饑豺晝不藏。 若爲貪坐閣,自此戒垂堂。 淪骨深恩在,雕蟲緒業荒。 身孤惟夕夢,時到黼帷傍。
再到招提已六年,谿山雲霧總依然。 飄零莫笑渾無用,自謂功名可著鞭。
情慾雖害人,要是自惑溺。 吾觀日用事,飲食真勍敵。 乃知匕箸間,其禍甚衽席。 堂堂六尺軀,勿爲口腹役。
潁毫相望樂未央,吾州仍得治仙鄉。 夢回枕上黄粱熟,身在壺中白日長。 每恨老年才已盡,怕逢詩敵力難當。 知君欲別西湖去,乞我橋南菡萏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