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頭非塵寰,一舍誰所茇。 軒眉玉霄近,按指沙界豁。 萬山紛累塊,衆水眇聚沫。 來雲觸石迴,去鳥墮煙沒。 向無超俗緣,茲路詎可越。 偕行木上坐,同我證解脫。
无
其他无
〔宋朝〕 范成大
峰頭非塵寰,一舍誰所茇。 軒眉玉霄近,按指沙界豁。 萬山紛累塊,衆水眇聚沫。 來雲觸石迴,去鳥墮煙沒。 向無超俗緣,茲路詎可越。 偕行木上坐,同我證解脫。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池島清陰裏,無人泛酒船。 山蜩金奏響,荷露水精圓。 靜勝朝還暮,幽觀白已玄。 家林正如此,何事賦歸田。
嶺水爭分路轉迷,桄榔椰葉暗蠻溪。 愁衝毒霧逢虵草,畏落沙蟲避燕泥。 五月畬田收火米,三更津吏報潮雞。 不堪腸斷思鄉處,紅槿花中越鳥啼。
九衢金吾夜行行,上宮玉漏遙分明。 霜飆乘陰掃地起,旅鴻迷雪遶枕聲。 遠人歸夢既不成,留家惜夜歡心發。 羅幕畫堂深皎潔,蘭煙對酒客幾人。 獸火揚光二三月,細腰楚姬絲竹間。 白紵長袖歌閑閑,豈識苦寒損朱顏。
江南蕭灑地,本自與君宜。 固節還同我,虛心欲待誰。 澗泉傍借響,山木共含滋。 粉膩蟲難篆,叢疎鳥易窺。 盡應逢野渡,中忽見村祠。 葉掃秋空靜,根橫古塹危。 影迷寒靄裏,聲出夜風時。 客棹深深過,人家遠遠移。 游邊曾結念,到此數題詩。 莫恨成龍晚,成龍會有期。
內家追逐採蓮時,驚起沙歐兩岸飛。 蘭棹把來齊拍水,並船相鬬溼羅衣。
五嶺難爲客,君遊早晚回。 一囊秋課苦,萬里瘴雲開。 金柱根應動,風雷舶欲來。 明時好□進,莫滯長卿才。
□□(《全唐詩》作「曉登」)雲門山,直上壹千尺。 絕頂彌□(《全唐詩》作「孤」。 )聳,盤途幾傾窄。 前對堅裂峯,□□(《全唐詩》作「下臨」。 )削成壁。 陽□(《全唐詩》作「巘」。 )靈芝秀,陰崖仙乳□。 (此句《全唐詩》作「陰崖半天赤」。 )□□□羣山,遠望何所隔。 太陽未出海,曠晃半天赤。 (《全唐詩》無以上四句。 )大壑静不波,渺溟無際碧。 (「碧」,《全唐詩》作「極」。 )是時雪初霽,沍寒冰(《全唐詩》作「水」。 )更積。 恭(《全唐詩》誤作「披」)展送龍儀,寧安服狐白。 □□(《全唐詩》作「沛恩」)惟聖主,祈福在方伯。 三元章醮昇,五域□□(二字《全唐詩》亦闕。 )覿。 帟幕翠微亘,機□(《全唐詩》作「茵」。 )丹洞闢。 □□(《全唐詩》作「祝起」。 )鳴天鼓,拜傳端素冊。 霞間□□□,(《全唐詩》作「朱紱縈」。 )嵐際黃裳襞。 玉□(《全唐詩》作「策」。 )□□(《全唐詩》作「奉誠」)信,□□□(《全唐詩》作「仙佩俟」。 )奔驛。 □(《全唐詩》作「香」。 )氣入岫門,瑞雲出巖石。 至誠必招感,大福旋來格。 空□□□□,(《全唐詩》作「中忽神言」。 )帝壽萬千百。 (見畢沅、阮元撰《山左金石志》卷十二。 )(〖1〗按石刻詩題下有「北海郡太守趙居貞述。 渤海吳□書。 郡人李元莊鐫」等字。 石刻係天寶十一載所立,正書,崖高四尺五寸五分,廣二尺,在益都縣雲門山洞西關帝廟後北壁。 〖2〗此詩序文中所書玄宗尊號,石刻本與《全唐詩》不同。 按《新唐書·玄宗紀》載天寶七載羣臣上尊號曰「開元天寶聖文神武應道皇帝」。 又天寶八載復上尊號曰「開元天地大寶聖文神武應禉皇帝」。 石刻所稱,顯係天寶七載所上尊號,然石刻立於天寶十一載,則當以《全唐詩》取天寶八載所上尊號爲是。 望頗疑作序刊石者緣一時疎忽,誤取七載尊號,而後之錄是刻者知其誤而糾正之,此《全唐詩》據本之所以異於石刻也。 )。
白露團玉階,秋風動羅幕。 御幸各有宜,非爲君恩薄。 紫殿香風暖,珠簾璧月斜。 閤中調寶瑟,門外駐羊車。
久困塵埃夢,暫隨香火緣。 栖鴉急殘照,我亦踏歸船。
丹霄休歎路難通,學取燕山種桂叢。 異日天香滿亭院,吾廬當似廣寒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