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和李相公攝事南郊覽物興懷呈一二知舊

〔唐朝〕 韓愈

燦燦辰角曙,亭亭寒露朝。 川原共澄暎,雲日還浮飄。 上宰嚴祀事,清途振華鑣。 圓丘峻且坦,前對南山標。 村樹黃復綠,中田稼何饒。 顧瞻想巖谷,興歎倦塵囂。 惟彼顛瞑者,去公豈不遼。 爲仁朝自治,用靜兵以銷。 勿憚吐捉勤,可歌風雨調。 聖賢相遇少,功德今宣昭。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曉發公安

    北城擊柝復欲罷,東方明星亦不遲。 鄰雞野哭如昨日,物色生態能幾時。 舟檝眇然自此去,江湖遠適無前期。 出門轉眄已陳迹,藥餌扶吾隨所之。

    杜甫 唐宋诗
  • 宮人斜絕句

    一路斜分古驛前,陰風切切晦秋煙。 鉛華新舊共冥寞,日暮愁鴟飛野田。

    權德輿 唐宋诗
  • 和州絕句

    江湖醉渡十年春,牛渚山邊六問津。 歷陽前事知何實,高位紛紛見陷人。

    杜牧 唐宋诗
  • 紅樹

    一聲南雁已先紅,神女霜飛葉葉同。 自是孤根非暖地,莫驚他木耐秋風。 暖煙散去陰全薄,明月臨來影半空。 長憶洞庭千萬樹,照山橫浦夕陽中。

    吳融 唐宋诗
  • 北邙篇([一]伯二六七三斯二○四九伯二五四四)

    南橋昏曉人萬萬[二],北邙新故塚千千。 自爲驕奢彼都邑,何圖零落此山顛。 (「爲」,蔣、項皆云通「謂」字。 )不知虛魄尋[三]歸路,但見殭屍委墓田。 青松樂飲無容色,白骨生台(苔)[四]有歲年。 地久□松摧爲薪,(項云闕字應是「青」字。 )天長[五]白骨化爲塵。 碧山明月徒自曉,黃居闇室不知晨。 (「黃居」,蔣云當作「黃泉」。 )漢家城廓(郭)[六]帝王州[七],晉國衣棺(冠)車馬流。 金國(谷)清(青)春珠騎(綺)舞,同(銅)堦碧樹玉人遊,雲起清盈驕畫閣,水堂明逈弄仙舟。 始憶斷歌催一代,(「斷歌」,項云當作「短歌」。 )娥(俄)悲長夜歷千秋。 秋楓至兮冬雪明,春兩息兮夏雲生。 墨池沙枯通草萬(蔓)[八],粧樓凡(瓦)[九]盡向林傾。 古篋重書宜筆跡,崩(路)[一○]臺鶴胃若弦聲。 (「篋」,項云當作「{𥫗/巫/八}」,同「策」,謂簡書。 「重書」,項云當作「蟲書」。 「宜」,項云當作「疑」,與「若」「同義對舉」。 )不信草經延墓(暮)[一一]齒,(「草經」,項疑當作「丹」,「丹經」與「青史」爲對。 )惟求清(青)史列虛銘(名)。 嗚呼哀哉洛陽道,相斯(思)相望蓬萊島,玉顏暉暉並是春,人髪青青未嘗老。 星簾捲兮月牎開,鏡花搖兮山樹逈。 (「迥」,蔣、項皆云當作「迴」。 )仙衣窈窕風吹去,雨蓋飛(霏)[一二]微舞遶來。 (「雨蓋」,蔣項皆云當作「羽蓋」。 )與君攜手三山頂,如何冥寞久泉臺。 (「如何」,項云當乙作「何如」。 「久」,項云當作「九」,「九泉」與「三山」爲對。 )([一]敦煌所出凡三寫本:甲本伯二六七三,乙本斯二○四九,丙本伯二五四四。 丙卷書法極惡劣。 [二]乙丙兩卷並作「暮暮」。 [三]「尋」乙丙兩卷並作「若」。 [四]王云:「『台』應作『苔』,杜甫詩:古人白骨生青苔。 」[五]「白骨」至「天長」十六字,乙丙兩卷並缺。 [六]郭及下「冠」字並依王仲聞先生校。 [七]「州」乙丙兩卷並作「世」。 [八][九][一一][一二]並依劉校。 [一○]「崩」乙丙兩卷並作「路」。 劉云:「當作『露』。 」)。

    劉希移 唐宋诗
  • 月詩

    金波絢彩麗初筵,玉冕(友人蔣禮鴻同志謂當作「玉菟」。 菟,同兔。 )流輝滿大圓。 鏡裏山川同炯炯,樓前風露共娟娟。 (清康熙間仁和孫之騄《玉川子詩註》收此詩,云見《萬花谷後集》。 )(見《錦繡萬花谷後集》卷一《月》)。

    盧仝 唐宋诗
  • 塞下曲六首 六

    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雲。 漢皇按劒起,還召李將軍。 兵氣天上合,鼓聲隴底聞。 橫行負勇氣,一戰淨妖氛。

    李白 唐宋诗
  • 感鏡

    鑄鏡廣陵市,菱花匣中發。 夙昔嘗許人,鏡成人已沒。 如冰結圓器,類璧無絲髮。 形影終不臨,清光殊不歇。 一感平生言,松枝樹秋月。

    韋應物 唐宋诗
  • 錢東之教授惠澤州呂道人硯爲賦長句

    君不見銅雀臺邊多事土,走上觚稜蔭歌舞。 餘香分盡垢不除,却寄書林汙縑楮。 豈如此瓦凝青膏,冷面不識姦雄曹。 呂公已去泫餘泣,通譜未許弘農陶。 暮年得君真耐久,摩挲玉質雲生手。 未知南越石虛中,亦有文章似君否。 西家撲滿本弟昆,趣尚清濁何年分。 一朝墮地真瓦礫,莫望韓公無瘞文。

    陳與義 唐宋诗
  • 多謝

    多謝東皇著意晴,海棠勻趁笑相迎。 園林富貴何千萬,花柳功勳已十成。 曉雨有情於芍藥,春風無處不流鶑。 扁舟水長一篙許,茶竈筆牀聊意行。

    曹勛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