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峽石鋪

〔宋朝〕 范成大

峰頭壁立偉天造,萬雉石城如带繞。 山骨鱗皴火種難,山下流泉却宜稻。 新秧一稜綠茸茸,茅花先秋雪搖風。 后皇嘉種不易熟,野草何爲攙歲功。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春宮曲

    流鶯春曉喚櫻桃,花外傳呼殿影高。 抱裏琵琶最承寵,君王勅賜玉檀槽。

    陳去疾 唐宋诗
  • 初及第歸酬孟元翊見贈

    六年衣破帝城塵,一日天池水脫鱗。 未有片言驚後輩,不無慙色見同人。 每登公讌思來日,漸聽鄉音認本身。 何幸致詩相慰賀,東歸花發杏桃春。

    章孝標 唐宋诗
  • 惜春詞

    百舌問花花不語,低迴似恨橫塘雨。 蜂爭粉蘂蝶分香,不似垂楊惜金縷。 願君留得長妖韶,莫逐東風還蕩搖。 秦女含嚬向煙月,愁紅帶露空迢迢。

    溫庭筠 唐宋诗
  • 昔歲相知別有情,幾迴磨拭始將行。 如今老去愁無限,抱向閑窗却怕明。

    羅鄴 唐宋诗
  • 木筆花

    嫩如新竹管初齊,粉膩紅輕樣可攜。 誰與詩人偎檻看,好於牋墨併分題。

    吳融 唐宋诗
  • 迴波樂 一○三

    夫妻擬百年,妻即在前死。 男女五六箇,小弱未中使。 衣破無人縫,小者肚露(一作「路」)地。 更娶阿娘來,不肯縫補你。 入戶徒衣食,不肯知家事。 合鬪遺啾唧,阿娘嗔兒子。 家內既不和,靈神(張將二字互乙)不歡喜。 後母即後翁,故故來相值。 [□□□□□],故來尋常事。 欲得家裏知,孤養小兒子。 (以上三十六首皆錄自前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二劉復輯《敦煌掇瑣》三○,原件編號爲伯三四一八。 據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卷五參校。 張氏另參用了伯三七二四、斯六○三二及蘇二八五二卷點校。 )(按:劉復《敦煌掇瑣》目錄謂此卷卷殘,抄出者共五十二首。 童養年輯《全唐詩續補遺》卷二據以選錄十首。 今將童氏未錄者全部錄出,合計共得詩四十二首,不及劉氏所言之數,因篇章分合不同之故耳。 又劉氏於末首眉批:「原本似未寫完。 」然細審詩意及押韻,似第十七句脫去,全詩已抄完。 原卷首殘尾不殘。 按:上錄伯三四一八、伯三七二四、伯六○三二等三卷所錄五言詩,原皆不題作者。 張錫厚考爲王梵志作。 然此組詩內容與王梵志詩有較大不同,是否即王梵志作,尚可討論。 今姑從張說,錄存於王詩之末,以俟考詳。 )。

    王梵志 唐宋诗
  • 因魚鼓有頌

    四大猶(《五燈會元》卷四作「由」)來造化功,有聲全貴裏頭空。 莫怪不與凡夫說,祇爲宮商調不同。

    從諗 唐宋诗
  • 戲周默

    驕陽爲戾已成災,頼有開筵周秀才。 莫道上天無感應,故教風雨一齊來。

    宋溫故 唐宋诗
  • 馬上見梅花初發

    瞥見江南樹,繁英照苑牆。 無雙春外色,第一臘前香。 雲葉遥驚目,瓊枝昔斷腸。 莫吹羌塢笛,容易損孤芳。

    宋庠 唐宋诗
  • 送茶頭幷化士 其六

    今我老無崖險句,送人行不折楊花。 前頭有問又須道,黄面禪和喫釅茶。

    釋慧空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