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垂絲海棠

〔宋朝〕 范成大

春工葉葉與絲絲,怕日嫌風不自持。 曉鏡爲誰粧未辦,沁痕猶有淚臙脂。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長安書事寄薛戴

    朔雁去成行,哀蟬響如昨。 時芳一憔悴,暮序何蕭索。 笑語且無聊,逢迎多約略。 三山不可見,百歲空揮霍。 故事盡爲愁,新知無復樂。 夫君又離別,而我加寂寞。 惠遠縱相尋,陶潛祗獨酌。 主人恩則厚,客子才自薄。 委曲見提攜,因循成蹇剝。 論邊書未上,招隱詩還作。 貴者已朝餐,豈能敦宿諾。 飛禽雖失樹,流水長思壑。 千里寄瓊枝,夢寐青山郭。

    李端 唐宋诗
  • 王孫莫把比荆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溼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鄭谷 唐宋诗
  • 從軍行

    秋天風颯颯,羣胡馬行疾。 嚴城晝不開,伏兵暗相失。 天子廟堂拜,將軍凶門出。 紛紛伊洛道,戎馬幾萬匹。 軍門壓黃河,兵氣衝白日。 平生懷仗劒,慷慨即投筆。 南登漢月孤,北走代雲密。 近取韓彭計,早知孫吳術。 丈夫清萬里,誰能掃一室。

    劉希夷 唐宋诗
  • 嘲趙璘 三

    火爐牀上平身立,便與夫人作鏡臺。

    薛能 唐宋诗
  • 太平興龍寺(題擬)

    昨度[匡](厈)山下,春鶯曉弄稀。 今來[湓](盆)水曲,秋鴈晚行飛。 國有文皇召,人慙謫傳歸。 迴行過梵塔,歷覽遍吳畿。 杏樹栽時久,蓮花刻處微。 南溪雨颯颯,東峴日輝輝。 瀑溜天童捧,香爐法衆圍。 煙雲隨道路,鶯鶴遠驂騑。 遠上靈儀肅,生公談柄揮。 一兹觀佛影,暫欲罷朝衣。 (此詩見《永樂大典》卷六六九九「十八陽」「江」字〖七函、六十四冊〗。 )(按《永樂大典》卷六六九九「九江府」十一「寺院」引《江州志》。 「太平興龍寺在虎溪,本晉東林寺。 太元九年桓伊置,法師慧遠道場也。 」又引《元一統志》:「東林禪寺,《舊志》載在州境,晉武帝太和十年建,唐號太平興龍寺,最爲廬山之古剎,寺有慧遠袈裟。 」《江州志》又謂寺有劉孝綽、孟浩然、李白、崔融、錢起、裴休、皇甫冉、杜荀鶴及樂天之詩。 此詩即自所引錄出。 〖1〗《吉石庵叢書》影印日本藏古鈔陳舜俞《廬山記》卷四收此詩,題作《遊東林寺》。 首句作「昨度匡山下」,第三句作「今來湓水曲」,均可訂《大典》之誤,兹據改。 第十五句作「煙霞隨道路」。 又詩後附跋云:「元和十三年二月二十九日,曾孫朝散大夫使持節江州諸軍事江州刺史上柱國清河縣開國男賜紫金魚袋能再刊勒。 」)。

    崔融 唐宋诗
  • 拋毬樂辭二首 其二

    灼灼傳花枝,紛紛度畫旂。 不知紅燭下,照見彩毬飛。 借勢因期尅,巫山暮雨歸。

    徐鉉 唐宋诗
  • 賦雙溪閣用蔡君謨詩聲字韵

    雄觀今古快幽情,突兀層樓出市甍。 二水交流何處盡,孤舟不見亂山橫。 丹爐寂寞仙遊遠,劍氣蕭條客恨盈。 向晚移樽話流落,可堪時聽鼓鼙聲。

    劉子翬 唐宋诗
  • 獨步

    凍殻藏龜太窘生,驚心已覺歲崢嶸。 倦慵把易床頭看,獨自尋梅樹下行。 溪面冰花寒更結,屋顛雪意晚將成。 一生與物無深分,竹葉相看合有情。

    李流謙 唐宋诗
  • 枕上

    熒熒地爐火,煮藥土床前。 高帝老朝士,長安舊少年。 松高露時滴,城遠鼓猶傳。 拋擲百年事,且安殘夜眠。

    陸游 唐宋诗
  • 初夏閑居八首 其三

    松棚黯黯接虛堂,掃地燒香旋置床。 密葉留花供淺酌,斷雲障日作微凉。 高城薄暮聞吹角,小市豐年有戲埸。 白首史官閑盡歲,祇將搜句答流光。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