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堵立看歸篷,三老開頭暮欲東。 漲水稠灘連峽內,淺山浮石似湘中。 無人驛路榛榛草,有客江樓浩浩風。 種落塵消少公事,賸裁新語寄詩筒。
无
其他无
〔宋朝〕 范成大
河邊堵立看歸篷,三老開頭暮欲東。 漲水稠灘連峽內,淺山浮石似湘中。 無人驛路榛榛草,有客江樓浩浩風。 種落塵消少公事,賸裁新語寄詩筒。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風竹松煙晝掩關,意中長似在深山。 無人不怪長安住,何獨朝朝暮暮間。
二室三塗光地險,均霜揆日處天中。 石泉石鏡恆留月,山鳥山花競逐風。 周王久謝瑤池賞,漢主懸慙玉樹宮。 別有祥煙伴佳氣,能隨輕輦共蔥蔥。
濃霜打葉落地聲,南溪石泉細泠泠。 洞宮寂寞人不去,坐見月生雲母屏。
性僻多將雲水便,山陽酒病動經年。 行遲暖陌花攔馬,睡重春江雨打船。 閑弄玉琴雙鶴舞,靜窺庭樹一猱懸。 結茅更莫期深隱,聲價如今滿日邊。
興一沙衰恒河沙,兔而罝,犬而拏,牛虎相交與角牙,寶檀終不滅其華。 (《宋高僧傳》卷二十《唐洛陽香山寺鑑空傳》)。
(徐知證虔修李玄李□王三□孟拱辰〖《崇文總目》卷五有《孟拱辰文集》三卷。 《宋史·藝文志》作《鳳苑集》〗鍾敬倫〖《全唐詩》無虔修等六人詩〗)古殿巍峨鎮碧峰,晉朝靈應顯神蹤。 林間野鳥驚寅(《大典》作「朝」)梵,嶺上孤猿聽晚(《大典》作「曉」)鐘。 (節度使[特]〖時〗進檢校太尉平章事徐知證。 )鴈[□]冷雲生曉檻,虎溪秋月照寒松。 (賜紫僧虔修。 )香飛寶殿籠金像,檜倚松窗覆玉容。 (道士李玄。 )蝶戀半巖花灼灼,鹿眠深谷草茸茸。 (觀察推官賜紫金魚袋李□。 )遊僧駐錫心皆佛,老樹擎煙勢似龍。 (觀察推官賜緋魚袋王三□。 )竹蔭禪扉(《大典》作「扃」)青靄合,嵐(《大典》作「風」)蒸幽(李壁引作「山」)逕綠苔封。 (司理參軍掌表奏孟拱辰。 )流泉遶砌清聲遠,列巘趍門更憧憧。 高吟況愛無塵境(《大典》作「老來欲脫塵寰境」),吟(《大典》作「閑」)訪空關不厭重。 (管[勾]〖旬〗官賜紫金魚袋鍾敬倫(鍾)。 見《吉石盦叢書》本影印日本高山寺藏宋鈔陳舜俞《廬山記》卷四。 )(按:詩末原題一行云:「天祚二年三月十六日偶與幕客門館僧閑遊聯題。 」《全唐詩續補遺》卷十五據《永樂大典》卷六六九七引《九江府志》、卷六六九九引《江州志》收本詩,題作《東林寺天祚二年聯句》,缺第三、第四、第八聯,又聯句者姓名均不著明,統歸知證名下,實誤。 異文頗多,已出校。 李壁《王荆文公詩箋注》卷二八《和蔡樞密種山藥》注引徐知證《棗林聯句》「嵐蒸山徑綠苔封」一句。 「棗林」爲「東林」之誤。 其餘校改,所據爲羅振玉《殷禮在斯堂叢書》校排本《廬山記》、同人《貞松老人遺稿·〈廬山記〉校勘記》,羅氏曾參據日本元祿本《廬山記》。 惟《殷禮在斯堂叢書》本將詩末原題一行誤植於匡白詩題之上,當改正。 )。
鄉閭人物久凋零,輩行如君却老成。 自合懷鉛居冊府,若爲棲棘向江城。 簿書且作三年計,事業當爲萬里程。 林下賢人如未泯,尚期拭目看飛鳴。
堂堂兩蘇公,秀峙自西蜀。 一朝入京師,聲價喧寥廓。 聯翩取膴仕,鳴鳳在阿閣。 方干赤霄上,忽向青雲落。 黑風吹紫荆,天涯兩飄泊。 始感韋郎詩,對床尋舊約。 篇章屢致意,念此友于樂。 生死竟乖違,歸來已非昨。 汪君胡爲此,一官未渠縛。 兄弟自師友,閉門方苦學。 便作聽雨謀,無乃計已錯。 早榮或有悔,晚達亦不惡。 問學須淵源,文字要追琢。 歲久道自富,時來功不薄。 但學蘇公賢,嘲誚且莫莫。
孤城偪仄復偪仄,前山後山青欲來。 市聲蕭條衙鼓靜,惟有叱灘喧萬雷。
才公南華別,不見八年許。 瓣香宗混融,隻眼半唐舉。 聊將笋蕨觜,戲作冠劍語。 天還在壺中,雲却歸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