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豐都觀

〔宋朝〕 范成大

神仙得者王方平,誰其繼之陰長生。 飄然空飛五雲軿,上賓寥陽留玉京。 石爐丹氣常夜明,寵光萬柏森千齡。 峽山偪仄岷江縈,洞宮福地古所銘。 云有北陰神帝庭,太陰黑簿囚鬼靈。 自從仙都啟巖扃,明霞流電飛陽晶。 暉景下墮鑠九冰,塞絕苦道升無形。 至今臺殿棲竛竮,隋圬唐堊留丹青。 十仙怪奇溪女清,瑶池仙仗紛娉婷,琅璈赴節鏘欲鳴。 我來秋暑如炊蒸,汗流呀氣扶枯藤。 摩挲衆蹟不暇評,聊記梗概知吾曾。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奉和御製麟德殿宴百僚應制

    垂衣臨八極,肅穆四門通。 自是無爲化,非關輔弼功。 修文招隱伏,尚武殄妖兇。 德炳韶光熾,恩霑雨露濃。 衣冠陪御宴,禮樂盛朝宗。 萬壽稱觴舉,千年信一同。

    尚宮宋氏若昭 唐宋诗
  • 郊廟歌辭 晉昭德成功舞歌 昭德舞歌二首 一

    聖代修文德,明庭舉舊章。 兩階陳羽籥,萬舞合宮商。 劒佩森鴛鷺,簫韶下鳳凰。 我朝青史上,千古有輝光。

    不詳 唐宋诗
  • 洛中初冬拜表有懷上京故人

    鳳樓南面控三條,拜表郎官早渡橋。 清洛曉光鋪碧簟,上陽霜葉剪紅綃。 省門簪組初成列,雲路鴛鸞想退朝。 寄謝慇懃九天侶,搶榆水擊各逍遙。

    劉禹錫 唐宋诗
  • 過梅里七首 家於無錫四十載今敝廬數堵猶存今列題於後 憶東郭居

    昔余過稚齒,從師昧知奧。 徒懷利物心,不獲藏身寶。 曳婁一縫掖,出處勞昏早。 醒醉迷啜哺,衣裳辨顛倒。 忠誠貫白日,直己憑蒼昊。 卷舌墮讒諛,驚波息行潦。 衰禽識舊木,疲馬知歸道。 楊柳長庭柯,蘭荃覆階草。 旌旄光里舍,騎服歡妻嫂。 綠鬢絕新知,蒼鬚稀舊老。 冠緌身忝貴,齋沐心常禱。 笙磬諒諧和,庭除還灑掃。 栖遲還竹巷,物役浸江島。 倏忽變星霜,悲傷滿衷抱。

    李紳 唐宋诗
  • 同趙侍御巴陵早春作

    江上春來早可觀,巧將春物妬餘寒。 水苔共繞留烏石,花鳥爭開鬬鴨欄。 佩勝芳辰日漸暖,然燈美夜月初圓。 意隨北雁雲飛去,直待南州蕙草殘。

    張說 唐宋诗
  • 竹十一首 九

    一節呼龍萬里秋,數莖垂海六鼇愁。 更須瀑布峰前種,雲裏闌干過子猷。

    陳陶 唐宋诗
  • 楚寺寒夜作

    寒爐局促坐成勞,暗淡燈光照二毛。 水寺閑來僧寂寂,雪風吹去雁嗷嗷。 江山積疊歸程遠,魂夢穿沿過處高。 畢竟忘言是吾道,袈裟不稱揖蕭曹。

    齊己 唐宋诗
  • 送休師歸長沙寧覲

    高堂親老本師存,多難長懸兩處魂。 已說戰塵消漢口,便隨征櫂別荆門。 晴吟野闊無耕地,晚宿灣深有釣村。 他日更思衰老否,七年相伴琢詩言。

    齊己 唐宋诗
  • 題取經詩

    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 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 路遠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 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 (《四部叢刊》本宋法雲撰《翻譯名義集》卷七「續補譯師」條引唐義淨三藏詩。 《禪門諸祖師偈頌》卷下之下錄此爲「義淨三藏《誡看經》」。 )(按:《全唐詩》卷七八六收此詩於無名氏卷,注云:「載《翻譯名義集》,云唐義淨三藏作。 」岑仲勉先生《讀全唐詩札記》云:「按義淨詩今收十二函一冊,何不類附而別出於無名氏之下,豈編者未知義淨三藏即義淨歟。 然此詩祇據《翻譯名義集》錄,集又署名義淨三藏,終不得謂曰無名氏也。 」今承斯旨而重錄歸義淨名下。 )。

    義淨 唐宋诗
  • 觀燈玉臺體十首 其三

    雙闕重闉夜不關,金車寶馬曉應還。 亭亭明月臨瑶席,灼灼華燈照玉顔。

    徐鉉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