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
无
其他无
〔唐朝〕 韓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客來自江漢,云得雙大龜。 且言龜甚靈,問我君何疑。 自昔保方正,顧嘗無妄私。 順和固鄙分,全守真常規。 行之恐不及,此外將何爲。 惠恩如可謝,占問敢終辭。
昨夜鳳池頭,今夜藍溪口。 明月本無心,行人自回首。 新秋松影下,半夜鐘聲後。 清影不宜昏,聊將茶代酒。
早雲纔破漏春陽,野客晨興喜又忙。 自與酌量煎藥水,別教安置曬書牀。 依方釀酒愁遲去,借樣裁巾怕索將。 唯待數般幽事了,不妨還入少年場。
有人笑我詩,我詩合典雅。 不煩鄭氏箋,豈用毛公解。 不恨會人稀,只爲知音寡。 若遣趁宮商,余病莫能罷。 忽遇明眼人,即自流天下。
政理常多暇,方舟此泝洄。 吹笙虛洞荅,舉楫便風催。 山暗雲猶辨,潭幽月稍來。 清谿無數曲,未盡莫先迴。
陽耀求便灑,陰霖請復晴。 (〖1〗句次成公簡詩句後,曰「成均進士李大寶《賀晴詩》曰〖句不重錄〗云云。」 )。
枯木龍吟真(《林間錄》卷下作「方」)見道,髑髏無識(《祖庭事苑》卷二作「識盡」)眼初(《林間錄》作「方」)明。 喜識盡時消息(《景德傳燈錄》卷十七作「不」)盡,當(《僧寶傳》卷一作「常」)人那辨濁中清。
誰喚思家客,來爲蕩槳嬉。 鬢華羞照水,雨意解催詩。 疊鼓飛文鷁,香鬟出短籬。 醉歸真夢覺,猶憶湔裙時。
湖色淡無際,月華相與閒。 臨波雙璧映,照浦一珠還。 宿火汀洲外,橫烟桑柘間。 不妨清思劇,舉國盡溪山。
場屋聲名久,簪紳譽望優。 心雖馳北闕,化止被南州。 緬想生無憾,猶憐志未酬。 庭階有蘭玉,身後復何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