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爾榮枯衛澀,剛云人厄天窮。 歸咎四衝臨歲,乞憐九曜過宮。
无
其他无
〔宋朝〕 范成大
政爾榮枯衛澀,剛云人厄天窮。 歸咎四衝臨歲,乞憐九曜過宮。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外邑官同隱,寧勞短吏趨。 看雲情自足,愛酒逸應無。 簟席彈碁子,衣裳惹印朱。 仍聞陂水近,亦擬掉菰蒲。
王喬所居空山觀,白雲至今凝不散。 壇場月路幾千年,往往吹笙下天半。 瀑布西行過石橋,黃精採根還採苗。 忽見一人檠茶碗,篸花昨夜風吹滿。 自言家處在東坡,白犬相隨邀我過。 松間石上有棊局,能使樵人爛斧柯。
人人來問此中妙,懷素自云初不知。 (見明汪珂玉《汪氏珊瑚網法書題跋》卷二《藏真草書清淨經》附劉世昌跋引)(按:《全唐詩》卷八○八收懷素詩二首,傳云:「懷素,京兆人,從玄奘法師出家,上元三年,詔住西太原寺,尋歸西京。 以草書名。 」此傳實將同名之另一僧事跡誤入。 玄奘法嗣懷素,事跡詳《開元釋教錄》卷九,《宋高僧傳》卷十四,精於四分律,未聞其能詩善書。 所收二詩,皆以草書名世之長沙僧懷素作。 《題張僧繇醉僧圖》,出《圖畫見聞志》卷五:「又僧繇曾作《醉僧圖》傳於世,長沙僧懷素有詩云〖略。 〗」又米芾《書史》云:「懷素草書『祝融高座對寒峰』綠絹帖兩行,此字最佳,石紫微常刻石。 」所引一句,即《寄衡嶽僧》之首句。 《沅湘耆舊集》卷十收二詩歸長沙草書僧,是。 )。
西山第三頂,茅宇依雙松。 杳杳欲至天,雲梯升幾重。 瑩魄澄玉虛,以求鸞鶴蹤。 逶迤非天人,執節乘赤龍。 旁映白日光,縹緲輕霞容。 孤輝上煙霧,餘影明心胸。 願與黃麒麟,欲飛而莫從。 因寂清萬象,輕雲自中峰。 山暝學棲鳥,月來隨暗蛬。 尋空靜餘響,嫋嫋雲溪鐘。
只者一縫大小,飽叢林漢分曉。 點頭言語,丁寧擺手。 舌頭狤獠不狤獠,人人脚下長安道。
大雅久不作,此風日蕭條。 紛紛世上兒,啁啾亂鳴蜩。 唯公妙句法,字字陵風騷。 如鼓清廟絃,聽者無淫滔。 癯瘦藏具美,和平蓄餘豪。 思苦理自寄,志深言益高。 顧我吟風苦,知公心力勞。 世無杜陵老,誰知何水曹。 柳韋儻可作,論詩應定交。
女子親傍禮法拘,合移孝道事翁姑。 若還徑醉無醒日,亦自無心相厥夫。
結交雖不泛,絕物亦何曾。 莫問親踈客,過門無不應。
竹亭不到幾經時,來徃逢梅似退之。 遥想吾廬溪上好,十分鄉思又關眉。
南望武昌山,北望齊安城。 楚江萬頃緑,著我畫舫横。 雲帆不須挂,鼉鼓不須鳴。 淡然隱曲几,山水相逢迎。 疏雨漏薄日,非陰亦非晴。 晚泊巴河市,小陌聞屐聲。 紫髯刑馬地,一怒江漢清。 中原今何如,感我白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