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四大散成空,草木經春便有冬。 生滅去來相對代,爲君題作有常鐘。
无
其他无
〔宋朝〕 范成大
合成四大散成空,草木經春便有冬。 生滅去來相對代,爲君題作有常鐘。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陝城臨大道,館宇屹幾鮮。 候謁隨芳語,鏗詞芬蜀牋。 從來鏡目下,見盡道心前。 自謂古詩量,異將新學偏。 戇人年六十,每月請三千。 不敢等閑用,願爲長壽錢。 非關亦潔爾,將以救羸然。 孤省癡皎皎,默吟寫綿綿。 病書憑晝日,驛信寄宵鞭。 疾訴將何諭,肆鱗今倒懸。 塵鯉見枯浪,土鬣思乾泉。 感感無緒蕩,愁愁作□邊。 貞元文祭酒,比謹學韋玄。 滿坐風無雜,當朝雅獨全。 見知囑徐孺,賞句類陶淵。 一顧生鴻羽,再言將鶴翩。 宣揚隘車馬,君子湊駢闐。 曾是此同睠,至今應賜憐。 磨墨零落淚,楷字貢仁賢。
燼火孤星滅,殘燈寸焰明。 竹風吹面冷,簷雪墜階聲。 寡鶴連天呌,寒雛徹夜驚。 秪應張侍御,潛會我心情。
孤秀嶧陽岑,亭亭出衆林。 春光雜鳳影,秋月弄圭陰。 高映龍門迥,雙依玉井深。 不因將入爨,誰謂作鳴琴。
江聲秋入寺(一作「峽」),雨氣(一作「色」)夜侵樓。
三度曾經游此地,從緣權順世間情。 登山雖有謝安志,遁迹慚無慧遠名。 翠疊寒枝松未老,影深幽徑竹新成。 莫言去住關懷抱,雲本無心水自清。 (見懺庵居士《高僧山居詩》,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三年綫裝鉛印本。 )(〖1〗張靖龍云:永明即延壽。 清釋際祥《淨慈寺志》〖《武林掌故叢編》第十三集〗卷十九附著述目中有「《永明壽禪師山居詩》,吳越僧延壽撰」等語。 卷十八明人李日華山居詩序中記載了永明山居詩的刻本來源,序後附錄佛國山人黃樹穀《集山居詩絕句》十首。 旁小字注曰:「集永明壽禪師詩句。 」其詞句與懺庵居士本全部相同。 集句詩後附載和詩諸公云,高峰妙法嗣布衲雍公,嘗居南屏,賡和《永明山居詩》六十九首,楚石梵琦有《和永明山居詩》,梅雪有《和永明山居詩》。 古春云:「永明壽禪師有詩六十九首,慶壽獨庵從和之。 」按元代天目山大覺正等寺布衲祖雍的和作,今存其一,見《西天目祖山志》卷五,步延壽山居詩其二韻。 又懺庵居士《高僧山居詩續編》載元代天台高僧無見先覩《和永明禪師〖山居詩〗韻》六十九首,步韻甚嚴。 從永明山居詩的內容來看,也屬智覺延壽所作無疑。 詳細考證參見拙作《延壽及其佚詩》,載《溫州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一九八六年第三期。 按:日本《續藏經》本宋釋文沖《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自行錄》末附延壽著作總目,有《山居詩》一卷,當即指以上所錄諸詩。 此書所錄延壽所作詩尚有《詩讚》一卷、《物外集》十卷五百首、《吳越唱和詩》一卷、《光明會瑞應詩》一卷、《供養石橋羅漢一十會祥瑞詩》一卷、《雜歌》一卷、《布金歌》一卷、《定慧相資歌》一卷。 )。
悲莫悲兮離別長,怨莫怨兮私自傷。 斂橫波而向秋野,垂玉筯兮沾羅裳。 (見同書卷二三缺名《七夕賦》附。 )。
風蟾成暈露成霜,玉箭添籌怨漏長。 四載歸心同騎省,半分仙骨過東陽。 驚猿久負排巢客,乘駟誰輕喻蜀郎。 掩鼻裁詩多感慨,吟餘星斗轉秋潢。
九月不肅霜,十月猶飛蚊。 不知從何來,乘昏動成群。 觜利巧能嘬,類多非可熏。 青蠅與白鳥,自古常紛紛。
剎剎波摇影,那箇明心鏡。 大海一浮漚,漚破方消醒。
平生交遊中,陳子我所敬。 初猶似豪舉,晚乃抱淵靜。 獨觀心地初,皎若虚室鏡。 人知自渠事,道行君有命。 青衫二十年,老色上鬚鬢。 偶然預收召,瘦馬趁朝請。 退食輒杜門,不省求捷徑。 似聞石渠書,雌黄久未定。 丁字猶恨曲,朋字竟須正。 願君試思之,魚魯何足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