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半花全退,詩人尚道遲。 惟應讀書苦,聲調作吾伊。
无
其他无
〔宋朝〕 楊萬里
春半花全退,詩人尚道遲。 惟應讀書苦,聲調作吾伊。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自有閑花一面春,臉檀眉黛一時新。 殷勤爲報梁家婦,休把啼妝賺後人。
霍嫖姚,趙充國,天子將之平朔漠。 肉胡之肉,燼胡帳幄。 千里萬里,唯留胡之空殼。 邊風蕭蕭,榆葉初落。 殺氣晝赤,枯骨夜哭。 將軍既立殊勳,遂有胡無人曲。 我聞之,天子富有四海。 德被無垠,但令一物得所。 八表來賓,亦何必令彼胡無人。
阿剌剌,鬧聒聒,總是悠悠造末撻。 (「阿」,《大正藏》本《景德傳燈錄》〖以下簡稱「一作」〗卷三十作「遏」。 「末撻」,一作「抹㒓」)如饑喫監加得渴,枉却一生頭戛戛。 (「戛戛」,一作「枿枿」。 )究竟不能知本末,(「本末」,一作「始末」。 )拋却死屍何處脫。 閑事到頭須結撮,火落身上當頭撥。 (「頭」,一作「須」。 )莫待臨時叫菩薩,大丈夫兒須豁豁。 (「大丈夫兒」,一作「丈夫語話」。 )莫學癡人受摩捋,也繫裏,也擺撥,(「也繫裏」二句,一作「趁時結裏學擺撥」。 )也學柔和也粗糲,亦解剃頭亦披褐,(「亦解」句,一作「也剃頭,也披褐」。 )也學凡夫作生活。 直言向君君未達,(「直言」,一作「直語」。 )更作長歌歌一鉢。 多中少,少中多,(「多中少」二句,一作「一鉢歌,多中一,一中多」。 )莫笑野人一鉢歌,緣持此鉢度婆娑。 (「一鉢歌」,一作「歌一鉢」。 「緣持此鉢」,一作「曾將一鉢」。 )青天寥寥月初上,此時境空含萬象。 (「境空」,一作「影空」。 )幾處浮生自是非,一源清潔無來往。 (「清潔」,一作「清淨」。 )莫謾將心學水泡,百毛流火無事交。 (「莫謾」二句,一作「更莫將心造水泡,百毛流血是誰教」。 )不如靜坐真如地,頭上從他鵲作巢。 (「頭」,一作「頂」。 )萬代金輪聖王子,只這真如靈覺是。 菩提樹下度衆生,度盡生不生死。 真丈夫,(「真丈夫」,一作「不生不死真丈夫」。 )無形無相大毘盧。 塵勞滅盡真如在,一顆圓明無價珠。 眼不見,耳不聞,無見無聞無不聞。 (「無見」句,一作「不見不聞真見聞」。 )從來一鉢無言說,(「一鉢」,一作「一句」。 )今日千言强爲分。 强爲分,須諦聽,人人總有真如性。 (「總」,一作「盡」。 )恰似黃金在鑛中,鍊去金砂金體淨。 (「金砂」,一作「鍊來」。 )真是妄,妄是真,爲求真妄更無人。 (「爲求」,一作「若除」。 )將心不用生煩惱,(「將心不用」,一作「真心莫謾」。 )衣食隨時養色身。 好也著,惡也著,一切不貪無染著。 (「惡」,一作「弱」。 「不貪」,一作「無心」。 )亦無惡,亦無好,一際坦然平等道。 (「一」,一作「二」。 )粗亦飡,莫學凡夫相上看。 (「看」,一作「觀」。 )亦無粗,亦無細,(「亦」,一作「也」。 )上方香積無根蒂。 坐亦行,行亦坐,坐死樹是菩提果。 (坐」,一作「生」。 一本此下多「亦無坐,亦無行,無生何用覓無生。 生亦得,死亦得,處處當來見彌勒」六句。 )亦無生,亦無死,三世如來總如此。 離即著,著即離,實相門中無實義。 (「即」,一作「則」。 「實相」,一作「幻化」。 )不可離,不可著,何處更求治病藥。 (「不」,一作「無」。 「治」,一作「無」。 )語時默,默時語,語默尋蹤無定所。 (「尋蹤」,一作「縱橫」。 「定」,一作「處」。 )亦無語,亦無默,莫喚東西作南北。 嗔時喜,喜時嗔,(「時」,一作「即」。 )我自降魔轉法輪。 亦無嗔,亦無喜,水不離波波是水。 (「是」,一作「即」。 )慳時捨,捨時慳,不離內外與中間。 (「與」,一作「及」。 )亦無慳,亦無捨,寂寂寥寥無可把。 苦時樂,樂時苦,只箇修行斷門戶。 (「箇」,一作「遮」。 )亦無苦,亦無樂,本來自性無纏縛。 (「本來自在無繩索」。 )垢即淨,淨即垢,兩邊惡境無關於後。 (「惡境」,一作「畢竟」。 )亦無垢,亦無淨,大千同一真如性。 藥是病,病是藥,到頭兩事渾捻(一作「忘」)却。 (「渾」,一作「須」。 )亦無藥,亦無病。 正是真如靈覺性。 魔是佛。 佛是魔,如影隨形水上波。 (「是」,一作「作」。 「如影隨形」,一作「鏡裏尋形」。 )亦無魔,亦無佛,三界比來無一物。 (「三界比來」,一作「三世本來」。 )凡即聖,聖即凡,色裏膠清水裏鹹。 亦無凡,亦無聖,萬行掃除無一行。 (「掃除」,一作「總持」。 )真中假,假中真,自是凡起惡塵。 (「惡」,一作「妄」。 )亦無真,亦無假,若不呼時誰應者。 (「若不」句,一作「若不喚時何應諾」。 )本無姓,本無名,(「本無姓」,一作「本來無姓」。 )只麼騰騰信脚行。 有時市鄽(一作「井」)幷屠肆,一葉蓮花火上生。 (「一葉蓮花」,一作「一朶紅蓮」。 )也曾策杖遊京洛,身似浮雲無住著。 (「住」,一作「定」。 )究竟從來是寄居,他方處處無纏縛。 (「究竟」二句,一作「幻化由來似寄居,他家觸處更清虛」。 )若覓戒,三毒藥病何時瘥;(「藥病何」,一作「瘡痍幾」。 )若覓禪,我自縱橫大可憐。 不是狂,不是顛,在世間中出世間。 (「我自」四句,一作「我自縱橫汩碖眠。 大可憐,不是顛,世間出世天中天」。 )時人不會此中意,打著南邊與北邊。 (「與」,一作「動」。 )若覓法,雞足山頭問迦葉。 見說傳衣在彼中,無心不用求某甲。 (「見說」二句,一作「大士持衣在此中,本來不用求專甲。 若覓經,法性真源無可聽。 若覓律,窮子不須教走出」,凡六匔。 )若覓修,八萬浮圖何處求。 只知黃葉上啼哭,(「上」,一作「止」。 )不覺黑雲遮日頭。 莫怪狂言無次第,篩羅漸入粗中細。 只這粗中細。 只這粗中細也無,即是圓明真實諦。 亦無真,但有名聞即是塵。 (「亦無真」,一作「真實諦,本非真」。 「有」,一作「是」。 )若向塵中解真實,便是當來出世人。 (「當來」,一作「堂堂」。 )無造作,獨行獨坐空索索。 (「無造作」,一作「出世人,莫造作」。 「坐」,一作「步」。 )無湼槃,(「無湼槃」,一作「無生無死無湼槃」。 )本來生死不相干。 直須省,(「直須省」,一作「無是非,無動靜」。 )莫謾將身入空井。 無去也無來,明鏡掛高臺。 (「無去」二句,一作「無善惡,無去來,亦無明鏡掛高臺」。 )儂家見解只如此,不用將心算劫灰。 (「儂家」,一作「山僧」。 「不用」句,一作「不信從他造劫灰」。 )(以上《鑑誡錄》十《高僧諭》)。
山風晚習習,水浪魚淫淫。 (尾)。
寶冊尊徽號,香泥潔武都。 齋心期太乙,恭己答元符。 玉輅嚴清制,琅函秘聖謨。 竹宮陳帝拜,嵩極動神呼。 彩霧霏三境,祥輝燭九區。 況當精歲出,仍與上辛俱。 永接千齡統,長膺五老圖。 清編流景鑠,禮自百王無。
寒蘆萬頃迷西東,夕陽上下江天紅。 炊烟幾處裊輕碧,知是漁家收釣筒。 老翁長鬚更廣顙,路逢百錢掛藜杖。 三杯酒罷月已高,短棹扁舟還獨往。
天上石麟墮,人間瓊樹芳。 叔孫知典禮,曹植有文章。 桃李蹊方盛,芝蘭室更香。 榻先徐孺下,書異鄴侯藏。 載世推能事,當年亦寵光。 頗懷追潤色,奚惜吐琳瑯。 末俗元多忌,冲懷竟兩忘。 由來高士駕,不肯少年場。 鼎鼎文方古,魚魚道必昌。 仲山終補衮,虞舜正埀裳。 賤子虚蒙顧,仁風實奉揚。 彈冠從入仕,執戟且爲郎。 欲作蟬遺蜕,差同鼠耗倉。 窮途遭白眼,永夜付黄粱。 尚齒三千客,容窺數仞墻。 受知心有激,欲報意何長。 皓鶴宜風露,青松飽雪霜。 傾身挹東海,再拜酌公觴。
機鋒相拄不爭多,父舞三臺子唱歌。 若問一時同啐啄,菩提般若六波羅。
肩吾有雲孫,磊砢東州瑞。 一誦能萬言,落筆忽千字。 才抽獨繭緒,態湧春雲思。 喜慕高陽徒,時追習池醉。 笑被僒囚拘,跌宕每自肆。 心知令尹賢,詭迹姑爾試。 誰知趙藺卿,復袖禰衡刺。 非意忽相得,直到古人地。 施君激深知,十詩手自贄。 梅仙亦奇才,睨此一時事。 新篇發佳話,冰釋兩公意。 賡載皆文豪,璀璨明璣墜。 西鄰有伯氏,規切豈亡謂。 甘言古所戒,矯枉未傷義。 昔人有火攻,達士胡足累。 施君真勇者,念酒寧我祟。 指天誓止飲,忽改開羣視。 邴原恐廢業,陶侃憂親恚。 獨醒向清湘,自責當先隧。 古來有若人,於我適相類。 勿學劉伯倫,詛婦儕兒戲。 勿學陶元亮,止酒詩非志。 自此真止矣,惟當醉經笥。 湎然啜醇醲,抖擻糟粕棄。 沉酣日滋久,富貴可立致。 視彼九醖功,未足易所嗜。 持將沃宸聰,澄醍有遺味。 異時理扁舟,却載鴟夷器。
去從公府辟,不爲故人留。 國士真如此,臺家合見收。 聲名早多誤,功業晚方優。 不必毛錐子,相期定遠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