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儕一事辦不曾,鄒公一橋了此生。 省齋先生三大字,此橋便有千載意。 今年天亦與護持,桃花春水不多肥。 濟川題柱吾無夢,夢借新橋作釣磯。
无
其他无
〔宋朝〕 楊萬里
吾儕一事辦不曾,鄒公一橋了此生。 省齋先生三大字,此橋便有千載意。 今年天亦與護持,桃花春水不多肥。 濟川題柱吾無夢,夢借新橋作釣磯。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護霜雲映月朦朧,烏鵲爭飛井上桐。 半夜酒醒人不覺,滿池荷葉動秋風。
海天殺氣薄,蠻軍步伍囂。 林紅葉盡變,原黑草初燒。 圍合繁鉦息,禽興大斾搖。 張羅依道口,嗾犬上山腰。 猜鷹慮奮迅,驚鹿時跼跳。 瘴雲四面起,臘雪半空消。 箭頭餘鵠血,鞍傍見雉翹。 日暮還城邑,金笳發麗譙。
若爲南國春還至,爭向東樓日又長。 白片落梅浮澗水,黃梢新柳出城牆。 閑拈蕉葉題詩詠,悶取藤枝引酒嘗。 樂事漸無身漸老,從今始擬負風光。
桐竹遶庭匝,雨多風更吹。 還如舊山夜,臥聽瀑泉時。 磧鴈來期近,秋鐘到夢遲。 溝西吟苦客,中夕話兼思。
愁鎖黛眉煙易慘,淚飄紅臉粉難勻。 憔悴不知緣底事,遇人推道不宜春。
嵓□□□萬木中,□□特地一枝紅。 擬攀叢棘□寥寂,□□□香感細風。 (見陸心源《吳興金石記》卷四。 《吳興金石記》云此詩在顧渚山,詩前有序,已殘泐,錄如次:「□於□□□□爲大中五年刺史樊川杜牧奉貢訖事季春□休來□□□七言。 」詩及序又見《兩浙金石志》卷三,但殘泐更甚,詩中第二句「特地」作「時池」,似誤。 )(《吳興金石記》陸心源案畧云:「拓本高一尺三寸,廣二尺三寸,字徑二寸,……談錀《吳興志》:牧於大中四年十一月授湖州刺史。 逾年,以考功郎中知制誥,遺愛塞路。 公退之餘,登臨賦詠,碧瀾消暑,俱有留題。 蓋亦不知顧渚之有詩刻石也。 《樊川集》亦未收。 」)。
日紫色,名曰疾萎蕤。 其分起兵多喪敗,且宜修德厭天機,勿起(京本作「忽即」)禍當時。
剪水適從天上手,綴條不作世間花。 柴門有客方高枕,石鼎無人共試茶。 清借遠山迎馬出,潤含修竹倚窗斜。 令人卻憶前年盛,輦轂歡聲百萬家。
交衢塵霧祗相煎,回首山林去未緣。 安得委心無一事,陪公清話許忘年。
雞犬還家自識村,重營生理長兒孫。 時平戰地逢華屋,歲久他鄉是故園。 別後塵埃如我老,歸來耆舊幾人存。 雁行疇昔從游者,莫話凋零恐斷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