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林中別樣涼,意行幽徑不知長。 風蟬幸自無星事,强爲閑人報夕陽。
无
其他无
〔宋朝〕 楊萬里
雨後林中別樣涼,意行幽徑不知長。 風蟬幸自無星事,强爲閑人報夕陽。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聞君新酒熟,況值菊花秋。 莫怪平生志,圖銷盡日愁。
朝夕苦遄征,孤魂長自驚。 泛舟依雁渚,投館聽猿鳴。 石髮緣溪蔓,林衣埽地輕。 雲峰刻不似,苔蘚畫難成。 露裛千花氣,泉和萬籟聲。 攀幽紅處歇,躋險綠中行。 戀切芝蘭砌,悲纏松柏塋。 丹心江北死,白髮嶺南生。 魑魅天邊國,窮愁海上城。 勞歌意無限,今日爲誰明。
道情何所居,素舸漫流間。 真性憐高鶴,無名羨野山。 經寒叢竹秀,入靜片雲閑。 泛泛誰爲侶,唯應共月還。
寒山白雲裏,法侶自招攜。 竹徑通城下,松門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作武陵迷。 髣髴心知(《全唐詩》作「遙看」)處,高峰(《全唐詩》作「秋風」)是會稽。 (見《會稽掇英總集》卷七)(按:《全唐詩》卷三八四收此詩爲張籍作。 今檢《宋高僧傳》卷十五、《文苑英華》卷八六四獨孤及撰《揚州慶雲寺律師一公塔碑》,知靈一卒於寶應元年,年三十六。 張籍生年難確考,但在大曆間殆無可疑。 張籍生於靈一卒後,此詩非其作甚明。 郎士元與靈一同時,詩應爲其作。 )。
●水竭,武井溢,此中當有聖人出。 (見蔣斧《沙州文錄補》錄倫敦博物館藏敦煌出《大雲經疏》)(〖1〗《大雲經疏》:「又幷州太皇陵側,舊有一井,俗稱武井。 先來有水,後遂乾枯。 隨末以來,微似有水,自國家之後,水便滿井,至於今日,其水大流闊數丈,流水汾水。 故隨日童謠云〖略〗。 即明水流之義,本應神皇,非關人姓劉也。 至劉武周聞人說決之即流,不決即李,武周無識,不解此語,謂是劉姓,遂起逆心。 家破身亡,一何謬誤,豈知黑河武水水之流義也。 」按:《大雲經疏》爲載初元年沙門十人爲武氏纂政而作之僞經。 此首童謠,亦爲武氏而作,雖稱隨日,似未可信從。 今收入。 )。
家在梅溪水竹間,穿雲蠟屐可曾閑。 雁山新入春游眼,却笑平生未見山。
暝色蒼然至,浮煙漫不分。 小留巖竇底,爲伴宿簷雲。
曾巒逾碣石,形勝鎮神州。 可惜羊腸險,今包鼠穴羞。 天心端有待,人力豈能謀。 未老如憑軾,壺漿爲曲留。
歸州女兒雙髻丫,手提酒瓶頭戴花。 左手持盃右手瀉,灘頭勸客爭邀遮。 灘頭一船百夫挽,欲上未上頭捽沙。 呼聲半竭力欲盡,粟米一釂勝流霞。 腰間五錢豈足惜,釧中十指如春芽。 顔行屬目百丈縱,三老發怒雙槌撾。 頩然相顧各分散,頃刻捩柂如輕槎。 君不見世間勇怯皆如許,意根一斷前無禦。 多少功名蓋世人,一點依違笑千古。
侯門無羆虎,進者何趑趄。 主人畏客來,有甚虎與羆。 彼此情不安,逢迎反憂悲。 我愛田上翁,面有無求姿。 不怨春作苦,聯以歲晚期。 藜藿如羊棗,豆粟兼晨炊。 西風作霜晴,曉寒起呼兒。 大兒收橡實,小兒拾松枝。 無求當自求,勿用他人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