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輕舟不可呼,小橋獨木有如無。 落松滿地金釵瘦,遠樹黏天菌子孤。
无
其他无
〔宋朝〕 楊萬里
隔岸輕舟不可呼,小橋獨木有如無。 落松滿地金釵瘦,遠樹黏天菌子孤。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舊鏡鸞何處,衰桐鳳不棲。 金錢饒孔雀,錦段落山雞。 王子調清管,天人降紫泥。 豈無雲路分,相望不應迷。
一瞬即七里,箭馳猶是難。 檣邊走嵐翠,枕底失風湍。 但訝猨鳥定,不知霜月寒。 前賢竟何益,此地誤垂竿。
海燕雙飛意若何,曲梁嘔嘎語聲多。 茅檐不必嫌卑陋,猶勝吳宮爇爾窠。
我居山,勿人識。 白雲中,常寂寂。
三十二相眼爲先,次觀頭面要方圓。 相馬不看先代本,一似愚人信口傳。 眼似垂鈴紫色鮮,滿廂凸出不驚然。 白縷貫晴行五百,斑如撒豆勿同看。 面若側墼如鐮背,鼻如金盞可藏拳。 口叉須深牙齒遠,舌如垂劍色如蓮。 口無黑黶須長命,唇似垂廂蓋一般。 食槽寬淨顋無肉,咽尖平而筋有攔。 耳如楊葉裁杉竹,嚥骨高而軟不堅。 八肉分而彎左右,龍會高在上古傳。 項長如鳳須彎曲,鬃毛茸細要如綿。 鬐高膊濶搶風小,臆高胸濶脚前寬。 膝要高而圓似椈,骨細筋麄節要攢。 蹄要圓實須卓立,身形棄闡要平寬。 筋骨彎而須堅密,排鞍肉厚穩金鞍。 三峯穩壓須藏骨,臥如猿落重如山。 鵝鼻曲直須停穩,尾似流星散不連。 膏筋大小須勻壯,下節攢筋緊一錢。 羊髭有距如雞距,能奔解走可行千。 已前貴相三十二,萬中難選一俱全。
津無蛟龍患,日夕常安流。 本欲避驄馬,何如同鷁舟。 豈伊今日幸,曾是昔年遊。 莫奏琴中鶴,且隨波上鷗。 隄緣九里郭,山面百城樓。 自顧躬耕者,才非管樂儔。 聞君薦草澤,從此泛滄洲。
長安回首遠如天,解榻祇園百病痊。 身世本來如寄爾,佛僧同住更悠然。 篔簹千採不受暑,巖桂一枝或自妍。 長與高人伴幽獨,粥魚齋鼓度流年。
癡雲挾雨雨不晴,門外野田春水生。 登臨一望莽然平,滄波十里舟可行。 農人枵腹愁弗醒,今朝喜見天日明。 前村相去幾牛鳴,試問誰家廩粟傾。
昔冠南宮淡墨書,當年萬卷各名糊。 至今處子尚綽約,應笑老婆曾抹塗。 詠慶雲圖如著色,和薰風句更從諛。 行三十里余方悟,敢與楊脩校智愚。
月似故人能赴約,鷺如小友可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