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逕殊疎欠補栽,蘭芽欲吐未全開。 初暄乍冷飛猶倦,一蝶新從底處來。
无
其他无
〔宋朝〕 楊萬里
竹逕殊疎欠補栽,蘭芽欲吐未全開。 初暄乍冷飛猶倦,一蝶新從底處來。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風已清,月朗琴復鳴。 掩抑非千態,殷勤是一聲。 歌宛轉,宛轉和且長。 願爲雙鴻鵠,比翼共翱翔。
晚歲俱爲郡,新秋各異鄉。 燕鴻一聲呌,郢樹盡青蒼。 山霞侵衣潤,江風捲簟涼。 相思如漢水,日夜向潯陽。
去日野狐泉上柳,紫牙初綻拂眉低。 秋來寥落驚風雨,葉滿空林踏作泥。
嘗聞一粒功,足以反衰容。 方寸如不達,此生安可逢。 寄書時態盡,憶語道情濃。 爭得攜巾履,同歸鳥外峯。
亦忝受恩身,當殊投刺新。 竟蒙分玉石,終不離埃塵。 大谷非無暖,幽枝自未春。 昏昏過朝夕,應念苦吟人。
昔去梅笳發,今來薤露晞。 彤騶朝帝闕,丹旐背王畿。 城郭猶疑是,原陵稍覺非。 九原如可作,千載與誰歸。
一片火,兩片火,緋衣小兒當殿坐。
鶴立蛇行勢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 儒門弟子無人識,穿耳胡僧笑點頭。 (〖1〗京兆住持十方福應禪院講經論傳戒沙門惟果立石。 〖2〗大宋丁巳熙寧十年〖一○七七〗八月二十六日安石師刊。 )。
道士當諦聽,沙門贈子言:鴻鶴(疑應作鵠)已高逝,燕雀徒自喧。 (均見《集古今佛道論衡》卷丁)(按:以上七首均龍朔三年與李榮辯論時作。 )。
拜別高堂日欲斜,紅巾拭淚貴新花。 徒來生處却爲客,今日隨夫始是家。 (見《敦煌掇瑣》二○錄伯二六三三卷。 原附《崔氏夫人要女文一本》後,題作「白侍郎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