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睡正熟,不知江雨來。 驚風颯然起,聲若山嶽摧。 起坐不復寐,萬感集老懷。 憶年十四五,讀書松下齋。 寒夜耿難曉,孤吟悄無儕。 蟲語一燈寂,鬼啼萬山哀。 雨聲正如此,壯心滴不灰。 即今踰知命,已先十年衰。 不知後此者,壯心肯更回。 舊學日疏蕪,書冊久塵埃。 聖處與天似,而我老相催。 坐念慨未已,東窗晨光開。
无
其他无
〔宋朝〕 楊萬里
幽人睡正熟,不知江雨來。 驚風颯然起,聲若山嶽摧。 起坐不復寐,萬感集老懷。 憶年十四五,讀書松下齋。 寒夜耿難曉,孤吟悄無儕。 蟲語一燈寂,鬼啼萬山哀。 雨聲正如此,壯心滴不灰。 即今踰知命,已先十年衰。 不知後此者,壯心肯更回。 舊學日疏蕪,書冊久塵埃。 聖處與天似,而我老相催。 坐念慨未已,東窗晨光開。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䔿䔿葉成幄,璀璀花落架。 花前離心苦,愁至無日夜。 人去藤花千里強,藤花無主爲誰芳。 相思歷亂何由盡,春日迢迢如線長。
慘慘寒日沒,北風卷蓬根。 將軍領疲兵,却入古塞門。 回頭指陰山,殺氣成黃雲。
芬馥天邊桂,扶疎在月中。 能齊大椿長,不與小山同。 皎皎舒華色,亭亭麗碧空。 虧盈寧委露,搖落不關風。 歲晚花應發,春餘質詎豐。 無因遂攀賞,徒欲望青葱。
遊人自衞返,背客隔淮來。 傾蓋金蘭合,忘筌玉葉開。 繁花明日柳,疎蕊落風梅。 將期重交態,時慰不然灰。
許公信國楨,克美具瞻情。 百事資朝問,三章廣世程。 處高心不有,臨節自爲名。 朱戶傳新戟,青松拱舊塋。 淒涼丞相府,餘慶在玄成。
天賜平安水北中,滿庭荆樹醉春風。 縱覺塵世三公貴,何似吾家一脈通。 花底輕風香撲散,門前細柳綠皆同。 囘頭文館長安上,(原注:謂德溫兄。 )外際思予甯有窮。 (見《天壤閣叢書》本《莆陽黃御史集》附刻明崇禎本補附詩卷。 )(按詩題下端原署「從弟蟾」三字。 徐松《唐兩京城坊考》卷四「次南延福坊」有御史黃滔宅,即據《黃御史集》中《延福里居和林寬何紹餘酬寄》詩及黃蟾此詩爲證。 )。
清明雲日開,山路足莓苔。 瀑溜千尋落,乘閑一看來。 (見劉喜海《金石苑》卷二。 《輿地紀勝》卷一五七《資州》錄第二首。 張忱石先生告:《永樂大典》卷九七六六引《成都府志》錄第一首,今據以校補。 )(〖1〗《金石苑》云:「高約二尺,廣三尺六寸,十二行,行七字,字徑寸餘至二寸不等。 正書。 下端石殘缺。 」石刻題下署:「資□刺史王師閔。 」末署:「大和二年正月七日。 」〖2〗劉喜海跋云:「右詩刻在資州。 此西巖龍潭瀑布詩也,見王象之《碑目》。 王師閔爲資州刺史,史失載。 」〖3〗《輿地紀勝》云:「唐王師閔守資中,政有能聲。 嘗游西巖,留《瀑布詩》於石壁。 其一曰〖錄第二首,略〗。 」按:據《輿地紀勝》及《永樂大典》所錄詩,知石刻除稍有漫漶外,大致完整。 《金石苑》謂「下端石殘缺」,未允。 )。
雁還空渚在,人去落潮翻。 臨水獨揮手,殘陽歸掩門。
嬴女吹玉簫,吟弄天上春。 青鸞不獨去,更有攜手人。 影滅彩雲斷,遺聲落西秦。
淵明佳致在籃輿,子以名亭德不孤。 異代頗能同臭味,休年猶得見規模。 掛簷明月聊堪問,入坐清風不待呼。 我欲典衣供一斗,興來能賦百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