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歐陽郡太君挽歌二首 其二

〔宋朝〕 梅堯臣

當時丈人歿,雖少守孤兒。 以及成名譽,何嘗厭藿藜。 暮年終饗福,陰騭不應欺。 莫使碧江上,獨傳陶母碑。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同韋中丞花下夜飲贈歌人

    銀燭煌煌半醉人,嬌歌宛轉動朱脣。 繁花落盡春風裏,繡被郎官不負春。

    陳羽 唐宋诗
  • 竹枝詞二首 一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却有晴。

    劉禹錫 唐宋诗
  • 和錢員外早冬玩禁中新菊

    禁署寒氣遲,孟冬菊初坼。 新黃間繁綠,爛若金照碧。 仙郎小隱日,心似陶彭澤。 秋憐潭上看,日慣籬邊摘。 今來此地賞,野意潛自適。 金馬門內花,玉山峰下客。 寒芳引清句,吟玩煙景夕。 賜酒色偏宜,握蘭香不敵。 淒淒百卉死,歲晚冰霜積。 唯有此花開,殷勤助君惜。

    白居易 唐宋诗
  • 夢中歌

    今夕何夕,存耶沒耶。 良人去兮天之涯,園樹傷心兮三見花。

    獨孤遐叔妻白氏 唐宋诗
  • 硤石山

    此山靄靄通雲煙,峭壁嵯峨勢分綿。 丹水流衍曲如帶,風皺羅紋聽管絃。 鶯啼花開入禪意,擲筆臺前梵唄宣。 遙想當年無遮會,紛紛散落雨花天。 (見《山右金石記》。 )(〖1〗《山右金石記》卷九《硤石山楊夫人摩崖詩刻》條引《鳯臺縣志》:石壁刻『唐天佑丙子歲六月十四日離府,至中旬巡祀到此,登陟硤石山,偶上先師擲筆臺,眺觀景象,爲詩上碣。 弘農郡君夫人述。 』按天佑丙子,晉稱天佑十一年〖望按:丙子,當是晉天祐十三年,公元九一六年〗。 是年,李嗣昭立鐘開元寺以七月十三日,弘農郡君夫人遊硤石山則六月十四日。 考唐制有郡君夫人、公侯伯子夫人,制同一二三四品,似屬嗣昭夫人楊氏。 但嗣昭封隴西郡公,未封弘農,或因弘農華陰以楊氏族望爲稱也。 又考楊氏善蓄財,嗣昭被梁兵圍夾城彌年,楊氏多助其軍用。 子繼韜叛後入京,楊齎銀數十萬驗賂釋其罪。 後與子繼忠家晉陽,餘貲猶鉅萬。 晉高祖起義,貸其殖以賂契丹,後以繼忠爲刺史。 楊氏平生積產,嗣昭三世皆賴。 今復見其石刻筆蹟,直奇婦人也。 )。

    楊氏 唐宋诗
  • 見野草中有曰白頭翁者

    醉入田家去,行歌荒野中。 如何青草裏,亦有白頭翁。 折取對明鏡,宛將衰鬢同。 微芳似相誚,留恨向東風。

    李白 唐宋诗
  • 酬諸同官見和三首 其三

    莫道同時岸卉稠,背萱無態側葵羞。 金蓬未實猶韜日,玉節深藏更耐秋。 肯把仙姿供鷺悅,故標高致待龜遊。 期君秀色蓮峯似,終古名垂華岳留。

    胡寅 唐宋诗
  • 和叔夏水仙時見於宣卿坐上叔夏折一枝以歸八絕 其二

    梅後寧知花便無,不從香草寄相如。 爲君表出風流冠,只有春蘭僅比渠。

    胡寅 唐宋诗
  • 崇恩顯義院五首 其五

    海神來過隠風迴,浪打天門石壁開。 浙江八月何如此,清似連山噴雪來。

    宋高宗 唐宋诗
  • 建州絕無芡意頗思之戲作

    鄉國雞頭賣早秋,緑荷紅縷最風流。 建安城裏西風冷,白棗堆盤看却愁。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