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依韻和吳季野馬上口占

〔宋朝〕 梅堯臣

溪頭三月草菲菲,城畔春游惜醉稀。 莫信杜鵑花上鳥,人歸猶道不如歸。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喜雪

    碧昏朝合霧,丹卷暝韜霞。 結葉繁雲色,凝璚徧雪華。 光樓皎若粉,映幕集疑沙。 泛柳飛飛絮,粧梅片片花。 照璧臺圓月,飄珠箔穿露。 瑤潔短長階,玉藂高下樹。 映桐珪累白,縈峰蓮抱素。 斷續氣將沈,徘徊歲云暮。 懷珍媿隱德,表瑞佇豐年。 橤間飛禁苑,鶴處舞伊川。 儻詠幽蘭曲,同懽黃竹篇。

    太宗皇帝 唐宋诗
  • 奉和漢祖廟下之作

    古廟風煙積,春城車騎過。 方修漢祖祀,更使沛童歌。 寢帳巢禽出,香煙水霧和。 神心降福處,應在故鄉多。

    皇甫冉 唐宋诗
  • 蟋蟀詩

    頑颸斃芳,吹愁夕長。 屑戍有動,歌離弔夢。 如訴如言,緒引虛寬。 周隙伺榻,繁咽夤緣。 范睡蟬老,冠峨緌好。 不冠不緌,爾奚以悲。 蚊蚋有毒,食人肌肉。 蒼蠅多端,黑白偷安。 爾也出處,物兮莫累。 壞舍啼衰,虛堂泣曙。 勿徇諠譁,鼠豈無牙。 勿學萋菲,垣亦有耳。 危條槁飛,抽恨咿咿。 別帳缸冷,柔魂不定。 美人在何,夜影流波。 與子佇立,裴回思多。

    羅隱 唐宋诗
  • 謫官後却歸故村將過虎丘悵然有作

    萬事依然在,無如歲月何。 邑人憐白髮,庭樹長新柯。 故老相逢少,同官不見多。 唯餘舊山路,惆悵枉帆過。

    劉長卿 唐宋诗
  • 建安道中

    吾生意行初不謀,泛泛何啻波中鷗。 携家來作閩海夢,三年客食天南陬。 我先人廬在何許,大江之左道阻脩。 奉新家有手足愛,隻身歸掃先梧楸。 旋當來此營斗粟,南北顛倒無時休。 此心轉與世事左,自作磨螘將誰尤。 安知不滿達者笑,窮達一戲如觀優。 咄哉吾語亦已墮,且與造物同浮遊。

    朱松 唐宋诗
  • 答客

    賤子空虛甚,何煩跪自陳。 摧藏不鳴雁,排迮後來薪。 櫛短三秋髮,途奔四海塵。 安能得所欲,況是數奇人。

    宋祁 唐宋诗
  • 將放榜用錢韻

    銀袍健筆落雲烟,入眼高文墨尚鮮。 隠隠蠶聲桑葉下,看看鵠立棘圖前。 空階夜響催詩雨,平地雷轟造榜天。 試問西湖好風景,何如華屋艷神僊。

    黄公度 唐宋诗
  • 德興縣葉元愷家題

    葱湯麥飯兩相宜,葱暖丹田麥療饑。 莫道儒家風味薄,隔鄰猶有未炊時。

    朱熹 唐宋诗
  • 和陶淵明歸田園居六詩 其三

    種禾摭其實,即穊乃可稀。 儒吏瞢不長,竟爲老農歸。 妻芸兒可犂,稱力食且衣。 平生睎龐翁,此意今不違。

    陳造 唐宋诗
  • 榘子名字義

    小子爾定孫,來前吾語汝。 爾今既加冠,盍以成人遇。 今爾名以榘,字爾以方叟。 告爾名字義,爾其敬聽受。 榘所以爲方,是爲法度器。 極天下之方,不能外乎是。 在人事而言,不越乎此理。 此理根所性,其本一而已。 散諸事物間,各各有所止。 當然不容易,萬殊而一揆。 截截有成法,方正無少陂。 聖人安而行,所欲不踰此。 賢者勉而復,折旋必中矣。 學者思聖賢,於學亦必以。 所擇要精明,所執在固緻。 法皆自中定,方非由外至。 如或非禮視,是以不法視。 於視爲不方,隨物而妄伺。 如或非禮聽,是以不法聽。 於聽爲不方,隨物而妄應。 如或非禮言,是以不法言。 於言爲不方,隨物而妄宣。 如或非禮動,是以不法動。 於動爲不方,隨物而妄往。 惟視方而明,不爲非禮傾。 惟聽方而聰,不爲非禮從。 惟言方而信,不爲非禮徇。 惟動方而直,不爲非禮適。 一一守吾法,私意無容雜。 尋絕枉尺爲,乘戒詭遇合。 直道範馳驅,何行不檢押。 其可者則與,不可者必拒。 交遊自正方,不隨不可去。 有善者則從,不善者必克。 處事自正方,不隨不善溺。 隨物則爲圓,非圓特其偏。 同流而合汙,在方誠有愆。 先方而後圓,於圓乃可全。 既無一不方,斯無一不圓。 動容皆中禮,從心得孔傳。 豈但方之熟,實惟圓之安。 聖法萬世在,榘爾其勉旃。 稱名惕自省,聞字肅反觀。 斯義無爾愧,服膺常拳拳。

    陳淳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