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有所恨二章 二

〔唐朝〕 歐陽詹

相思遺衣,爲憶以貽。 亦既受止,曷不保持。 本不欺友,謂友情是違。 隔生之贈,造次亡之,有所恨兮。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相和歌辭 關山曲 二

    火發龍山北,中宵易左賢。 勒兵臨漢水,驚雁散胡天。 木落防河急,軍孤受敵偏。 猶聞漢皇怒,按劒待開邊。

    馬戴 唐宋诗
  • 同李太守登歷下古城員外新亭亭對鵲湖

    新亭結搆罷,隱見清湖陰。 跡籍臺觀舊,氣溟海嶽深。 圓荷想自昔,遺堞感至今。 芳宴此時具,哀絲千古心。 主稱壽尊客,筵秩宴北林。 不阻蓬蓽興,得兼梁甫吟。

    杜甫 唐宋诗
  • 晚泊七里灘

    天晚日沈沈,歸舟繫柳陰。 江村平見寺,山郭遠聞砧。 樹密猿聲響,波澄鴈影深。 榮華暫時事,誰識子陵心。

    許渾 唐宋诗
  • 小遊仙詩九十八首 七十五

    瓊樹扶疎壓瑞煙,玉皇朝客滿花前。 東風小飲人皆醉,短尾青龍枕水眠。

    曹唐 唐宋诗
  • 臨刑賦

    聖主何曾識仲都,可嗟社稷在須臾。 市東便是神仙窟,何必乘舟泛五湖。

    楊損 唐宋诗
  • 題海陵監李端公後亭十韻

    古城連廢地,規畫自初心。 眺出紅亭址,裁成綠樹林。 竹欹叢岸勢,池滿到簷陰。 暗草通溪遠,閑花落院深。 上簾新鷰入,拋葉小魚沉。 晚影移罇惜,殘芳秉燭尋。 風蘭曳衣繡,露柳柫頭簪。 屬詠聊題極,垂竿旋屈針。 短橋多凭看,高堞幾登臨。 漫廁賓階末,無因和至音。

    張祜 唐宋诗
  • 砥柱

    禹鑿鋒鈚後,巍峨直至今。 孤峰浮水面,一柱釘波心。 頂壓三門險,根隨九曲深。 拄天形突兀,逐浪勢浮沉。 岸嚮秋濤射,祠斑夜漲侵。 噴香龍上下,刷羽鳥登臨。 祇有尖迎日,曾無柱影陰。 舊碑文字在,遺事可追尋。 (《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三九《底柱山部》(《記纂淵海》卷二十四收此詩「頂壓三門險」以下四句,題作《題砥柱山》。 「拄天」作「撑天」。 )。

    柳公權 唐宋诗
  • 詩(幷序) 六十七

    亡(張改作「妄」)隨(項校「玉髓」)長年術,金剛不壞身。 俱傷生死苦,誰兌(項校「免」)湼槃因。 精魂歸寂滅,骨肉化灰塵。 釋老由自氣(戴校「猶自去」,項校「猶自棄」),何況迷遇(項校「愚」)人。 。

    王梵志 唐宋诗
  • 頌古七首 其一

    賢聖劫來未曾殺,而今斷這一刀休。 果然葛怛胸中落,笑殺靈山老比丘。

    釋道謙 唐宋诗
  • 吳道子華清宮圖

    霜清十月天無風,行宮縹緲祥雲中。 重重繡嶺光相通,莊嚴具足無遺功。 泉鳴三湯春濛濛,合歡皂莢雙垂紅。 人間塵垢一洗空,玉聲璆然出房櫳。 鸞吟鳳舞紛層空,豈不大勝遊月宮。 向非道子妙絕筆,那見開元全盛日。 槎牙老木青銅柯,坡陀巨石蒼玉質。 石言木應若何聞,阿房興廢纔頃刻。 乃知吳生有深意,一時心事能貌出。 臣非丹青好畫師,臣以畫諫乃其職。 此山此事姑置之,此畫當今須第一。

    朱翌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