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沙崩岸欲侵牆,直下清江百尺强。 過了筍輿元未覺,忽然回首冷思量。
无
其他无
〔宋朝〕 楊萬里
危沙崩岸欲侵牆,直下清江百尺强。 過了筍輿元未覺,忽然回首冷思量。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家住鳳城南,門臨古陂曲。 時憐上林雁,半入池塘宿。
食薺腸亦苦,強歌聲無歡。 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寬。 有礙非遐方,長安大道傍。 小人智慮險,平地生太行。 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 始知君子心,交久道益彰。 君心與我懷,離別俱迴遑。 譬如浸蘖泉,流苦已日長。 忍泣目易衰,忍憂形易傷。 項籍豈不壯,賈生豈不良。 當其失意時,涕泗各沾裳。 古人勸加餐,此餐難自強。 一飯九祝噎,一嗟十斷腸。 況是兒女怨,怨氣凌彼蒼。 彼蒼若有知,白日下清霜。 今朝始驚歎,碧落空茫茫。
吾聞潯陽郡,昔有陶徵君。 愛酒不愛名,憂醒不憂貧。 嘗爲彭澤令,在官纔八旬。 愀然忽不樂,挂印著公門。 口吟歸去來,頭戴漉酒巾。 人吏留不得,直入故山雲。 歸來五柳下,還以酒養真。 人間榮與利,擺落如泥塵。 先生去已久,紙墨有遺文。 篇篇勸我飲,此外無所云。 我從老大來,竊慕其爲人。 其他不可及,且傚醉昏昏。
冬日誠可愛,不如夜漏多。 幸君霜露裏,車馬犯寒過。 學耕不逢年,稂莠敗黍禾。 豈唯親賓散,鳥鼠移巢窠。 獨見青松心,凌霜庇柔蘿。 壯日賤若此,留恩意如何。 因憶古丈夫,一言重山河。 臨風彈楚劒,爲子奏燕歌。
鶯囀纔間關,蟬鳴旋蕭屑。 如何兩鬢毛,不作千枝雪。
干祿趨名者,迢迢別故林。 春風短亭路,芳草異鄉心。 雨過江山出,鶯啼村落深。
阿剌剌,鬧聒聒,總是悠悠造末撻。 (「阿」,《大正藏》本《景德傳燈錄》〖以下簡稱「一作」〗卷三十作「遏」。 「末撻」,一作「抹㒓」)如饑喫監加得渴,枉却一生頭戛戛。 (「戛戛」,一作「枿枿」。 )究竟不能知本末,(「本末」,一作「始末」。 )拋却死屍何處脫。 閑事到頭須結撮,火落身上當頭撥。 (「頭」,一作「須」。 )莫待臨時叫菩薩,大丈夫兒須豁豁。 (「大丈夫兒」,一作「丈夫語話」。 )莫學癡人受摩捋,也繫裏,也擺撥,(「也繫裏」二句,一作「趁時結裏學擺撥」。 )也學柔和也粗糲,亦解剃頭亦披褐,(「亦解」句,一作「也剃頭,也披褐」。 )也學凡夫作生活。 直言向君君未達,(「直言」,一作「直語」。 )更作長歌歌一鉢。 多中少,少中多,(「多中少」二句,一作「一鉢歌,多中一,一中多」。 )莫笑野人一鉢歌,緣持此鉢度婆娑。 (「一鉢歌」,一作「歌一鉢」。 「緣持此鉢」,一作「曾將一鉢」。 )青天寥寥月初上,此時境空含萬象。 (「境空」,一作「影空」。 )幾處浮生自是非,一源清潔無來往。 (「清潔」,一作「清淨」。 )莫謾將心學水泡,百毛流火無事交。 (「莫謾」二句,一作「更莫將心造水泡,百毛流血是誰教」。 )不如靜坐真如地,頭上從他鵲作巢。 (「頭」,一作「頂」。 )萬代金輪聖王子,只這真如靈覺是。 菩提樹下度衆生,度盡生不生死。 真丈夫,(「真丈夫」,一作「不生不死真丈夫」。 )無形無相大毘盧。 塵勞滅盡真如在,一顆圓明無價珠。 眼不見,耳不聞,無見無聞無不聞。 (「無見」句,一作「不見不聞真見聞」。 )從來一鉢無言說,(「一鉢」,一作「一句」。 )今日千言强爲分。 强爲分,須諦聽,人人總有真如性。 (「總」,一作「盡」。 )恰似黃金在鑛中,鍊去金砂金體淨。 (「金砂」,一作「鍊來」。 )真是妄,妄是真,爲求真妄更無人。 (「爲求」,一作「若除」。 )將心不用生煩惱,(「將心不用」,一作「真心莫謾」。 )衣食隨時養色身。 好也著,惡也著,一切不貪無染著。 (「惡」,一作「弱」。 「不貪」,一作「無心」。 )亦無惡,亦無好,一際坦然平等道。 (「一」,一作「二」。 )粗亦飡,莫學凡夫相上看。 (「看」,一作「觀」。 )亦無粗,亦無細,(「亦」,一作「也」。 )上方香積無根蒂。 坐亦行,行亦坐,坐死樹是菩提果。 (坐」,一作「生」。 一本此下多「亦無坐,亦無行,無生何用覓無生。 生亦得,死亦得,處處當來見彌勒」六句。 )亦無生,亦無死,三世如來總如此。 離即著,著即離,實相門中無實義。 (「即」,一作「則」。 「實相」,一作「幻化」。 )不可離,不可著,何處更求治病藥。 (「不」,一作「無」。 「治」,一作「無」。 )語時默,默時語,語默尋蹤無定所。 (「尋蹤」,一作「縱橫」。 「定」,一作「處」。 )亦無語,亦無默,莫喚東西作南北。 嗔時喜,喜時嗔,(「時」,一作「即」。 )我自降魔轉法輪。 亦無嗔,亦無喜,水不離波波是水。 (「是」,一作「即」。 )慳時捨,捨時慳,不離內外與中間。 (「與」,一作「及」。 )亦無慳,亦無捨,寂寂寥寥無可把。 苦時樂,樂時苦,只箇修行斷門戶。 (「箇」,一作「遮」。 )亦無苦,亦無樂,本來自性無纏縛。 (「本來自在無繩索」。 )垢即淨,淨即垢,兩邊惡境無關於後。 (「惡境」,一作「畢竟」。 )亦無垢,亦無淨,大千同一真如性。 藥是病,病是藥,到頭兩事渾捻(一作「忘」)却。 (「渾」,一作「須」。 )亦無藥,亦無病。 正是真如靈覺性。 魔是佛。 佛是魔,如影隨形水上波。 (「是」,一作「作」。 「如影隨形」,一作「鏡裏尋形」。 )亦無魔,亦無佛,三界比來無一物。 (「三界比來」,一作「三世本來」。 )凡即聖,聖即凡,色裏膠清水裏鹹。 亦無凡,亦無聖,萬行掃除無一行。 (「掃除」,一作「總持」。 )真中假,假中真,自是凡起惡塵。 (「惡」,一作「妄」。 )亦無真,亦無假,若不呼時誰應者。 (「若不」句,一作「若不喚時何應諾」。 )本無姓,本無名,(「本無姓」,一作「本來無姓」。 )只麼騰騰信脚行。 有時市鄽(一作「井」)幷屠肆,一葉蓮花火上生。 (「一葉蓮花」,一作「一朶紅蓮」。 )也曾策杖遊京洛,身似浮雲無住著。 (「住」,一作「定」。 )究竟從來是寄居,他方處處無纏縛。 (「究竟」二句,一作「幻化由來似寄居,他家觸處更清虛」。 )若覓戒,三毒藥病何時瘥;(「藥病何」,一作「瘡痍幾」。 )若覓禪,我自縱橫大可憐。 不是狂,不是顛,在世間中出世間。 (「我自」四句,一作「我自縱橫汩碖眠。 大可憐,不是顛,世間出世天中天」。 )時人不會此中意,打著南邊與北邊。 (「與」,一作「動」。 )若覓法,雞足山頭問迦葉。 見說傳衣在彼中,無心不用求某甲。 (「見說」二句,一作「大士持衣在此中,本來不用求專甲。 若覓經,法性真源無可聽。 若覓律,窮子不須教走出」,凡六匔。 )若覓修,八萬浮圖何處求。 只知黃葉上啼哭,(「上」,一作「止」。 )不覺黑雲遮日頭。 莫怪狂言無次第,篩羅漸入粗中細。 只這粗中細。 只這粗中細也無,即是圓明真實諦。 亦無真,但有名聞即是塵。 (「亦無真」,一作「真實諦,本非真」。 「有」,一作「是」。 )若向塵中解真實,便是當來出世人。 (「當來」,一作「堂堂」。 )無造作,獨行獨坐空索索。 (「無造作」,一作「出世人,莫造作」。 「坐」,一作「步」。 )無湼槃,(「無湼槃」,一作「無生無死無湼槃」。 )本來生死不相干。 直須省,(「直須省」,一作「無是非,無動靜」。 )莫謾將身入空井。 無去也無來,明鏡掛高臺。 (「無去」二句,一作「無善惡,無去來,亦無明鏡掛高臺」。 )儂家見解只如此,不用將心算劫灰。 (「儂家」,一作「山僧」。 「不用」句,一作「不信從他造劫灰」。 )(以上《鑑誡錄》十《高僧諭》)。
一枝寒艷映窗光,蘂氣侵衣斷客腸。 漢上水邊千萬樹,春来何地着清香。
野水楓林久寄家,慣將枯淡作生涯。 小樓有月聽吹笛,深院無風看磑茶。 靜岸葛巾穿薈蔚,閑拖筇杖入谽谺。 平居每與兒孫說,切勿人前一語誇。
平生愛雪如子猷,江湖乘興常泛舟。 長篙斲冰陰火迸,玉板破碎凝不流。 淙琤大響出船底,兩舷戛擊鏘鳴球。 棹夫披蓑舞白鳳,灘子挽繂拖素虬。 四開篷窗愛清供,風卷花絮飛來稠。 飄飄著衣寶唾住,片片入酒春酥浮。 醉中榜入玉煙去,耳熱不管寒颼颼。 大千空濛到何許,日暮未肯回船頭。 夜深凍合隨處泊,歌呼達曉魚龍愁。 明朝掬雪頮且潄,揮毫落紙雲煙遒。 新詩往往成故事,至今句法留滄洲。 推遷華年絃柱換,俛仰歸鬢塘蒲秋。 曉衾聞雪亦健起,徑欲一棹追昔遊。 氈衫肨肛束渾脫,絮帽匼匝蒙兜鍪。 十步出門九步坐,兒女遮說相苛留。 謂言此是少年事,歲晚牖戶當綢繆。 萬景無窮鼎鼎至,百年有限垂垂休。 夢隨落鴈墮沙嘴,愁對饑鴟蹲瓦溝。 重尋勝踐可復許,且挹清寒揩病眸。 須臾未遽妨性命,呼童盡捲風簾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