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明發青塘蘆包

〔宋朝〕 楊萬里

青塘無店亦無人,只有青蛙紫蚓聲。 蘆荻葉深蒲葉淺,荔支花暗楝花明。 船行兩岸山都動,水入諸村海旋成。 回望越臺煙雨外,萬峰盡處五羊城。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初到洛下閑遊

    漢庭重少身宜退,洛下閑居迹可逃。 趂伴入朝應老醜,尋春放醉尚粗豪。 詩攜綵紙新裝卷,酒典緋花舊賜袍。 曾在東方千騎上,至今躞蹀馬頭高。

    白居易 唐宋诗
  • 除夜

    病眼少眠非守歲,老心多感又臨春。 火銷燈盡天明後,便是平頭六十人。

    白居易 唐宋诗
  • 壽陽王花燭圖

    仙媛乘龍日,天孫捧雁來。 可憐桃李樹,更繞鳳皇臺。 燭照香車入,花臨寶扇開。 莫令銀箭曉,爲盡合歡杯。

    宋之問 唐宋诗
  • 編入樂府詞四首 四

    主上開昌曆,臣忠奉大猷。 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 (《萬首唐人絕句》三盛唐後)(〖1〗以上四首,原列卷三蓋嘉運名下。 按《萬首唐人絕句》收蓋嘉運《編入樂府詞》凡十四首,應爲指蓋嘉運採輯奏進之作,而非指其所自作。 十四首中,《全唐詩》已收入十首,皆非蓋作。 此四首,「山川雖異所」一首見《樂府詩集》卷七十三,題作《于闐採花》,作無名氏詩,其餘三首,《樂府詩集》卷二十均作《唐凱樂歌辭》,分別題作《破陣樂》、《賀聖歡》、《君臣同慶樂》,幷引《唐書·樂志》云:「太常舊有《破陣樂》、《應聖期》兩曲歌辭,至大和三年始具儀注,又補撰二曲爲四曲。 」今據以移歸無名氏之作。 )。

    無名氏 唐宋诗
  • 寄題何子應金華書院

    吾聞何月卿,逸氣欲傾瀉。 詞源浩班揚,詩律薄風雅。 想初讀書眼,坐閲燈幾炧。 士生貴適性,安得計用舍。 青鞋踏九疑,絲絇遠金馬。 飄然瀟湘遊,采芷動盈把。 吁嗟既憂患,猶得營萬瓦。 我無茅一廬,劫劫思里社。

    馮時行 唐宋诗
  • 何家港捨舟步至新河口

    潮來白浪卷平沙,漸見菰蒲沒兩涯。 會欲燃犀鞭魍魎,可能結網羨鱨鯋。 三千水擊鵾鵬上,百萬軍行將士譁。 驚歎漁人何活計,扁舟掀舞寄全家。

    崔敦禮 唐宋诗
  • 自生米小路出舞陽渡

    獨徑千盤繞水田,初逢官路一欣然。 舞陽渡口新河水,白髮重來二十年。

    楊萬里 唐宋诗
  • 麒麟硯滴分韻得文字

    素王西狩麟,筆削昌斯文。 茂陵一角獸,妙語聞終軍。 壯哉筆硯間,英姿欲拏雲。 名參龜龍瑞,威掃狐兔羣。 豈獨濡毫端,政爾清妖氛。 會當獻君王,玉殿春夜分。 輸寫胸中奇,恩波被無垠。

    張孝祥 唐宋诗
  • 次韻不擾堂

    取民狼走羊,勝之楚克庸。 孰知號召初,已賦大小東。 賢侯守此道,力若拔山雄。 深堂玩閴寂,翠影環蒙籠。 泛應得天遊,靜鎮副上衷。 樂知前池魚,吟當北窗風。 情寄埃𡏖外,俗自和氣中。 高吟與傑作,鏗谹而舂容。 無欲民自朴,契鑰今古同。 即今美化孚,袖手自即功。 坐令鞭蒲捐,寧遣馬力窮。 我心偕郡人,會當志願從。 新年鋒車南,帝渥看稠重。 政聲潁川上,可庸不作公。

    陳造 唐宋诗
  • 古有採鞠茱萸篇而無一語及淵明長房舊事鞠茱於此其亦有憾矣乎九日戲爲鞠茱補闕其體則準之簡文 其一

    落英拾秋鞠,委佩紉芳蘭。 以其清且芬,可服仍可餐。 吳茱味苦辛,奚亦登君盤。 囊紗縈臂玉,恍記汝南山。 黄鵠招不來,僊子何時還。

    楊冠卿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