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過建封寺下連魚灘二首 其一

〔宋朝〕 楊萬里

江收衆水赴單槽,石壁當流鬭雪濤。 將取危舟飛過去,黄頭郎只兩三篙。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江行無題一百首 七十三

    光闊重湖水,低斜遠雁行。 未曾無興詠,多謝沈東陽。

    錢起 唐宋诗
  • 鑄鏡歌

    盤龍盤龍,隱於鏡中。 分野有象,變化無窮。 興雲吐霧,行雨生風。 上清仙子,來獻聖聰。

    龍護老人 唐宋诗
  • 樂道歌

    兀然無事無改換,無事何須論一段。 直心無散亂,他事不須斷,過去已過去,未來更(《燈錄》作「猶」)莫(黃庭堅書本作「何用」)算。 兀然無事坐(黃作「事」),何曾有人喚? 向外覓功(黃作「工」)夫,總是癡頑漢。 糧不畜一粒,逢飯但知{埶/食}(黃作「知{口馵}」,《燈錄》同黃,注:「陟立切」)。 世間多少(黃作「事」)人,相趁渾不及。 我不樂生(黃作「昇」)天,亦不愛福田。 饑來喫飯(黃作「饑來一鉢飯」),困來即臥(黃作「展脚」《燈錄》無「臥」字)眠。 愚人笑我,智乃知賢(《燈錄》作「焉」,黃作「愚人以爲笑,智者謂之然」)。 不是癡鈍,本體如然。 (此下黃多「非愚亦非智,不是空中去」二句)要去即去,要住即住(二「即」字,黃皆作「如是」)。 身被(《燈錄》作「披」)一破[衲](納)(從《燈錄》改),脚著孃生袴。 多言復多語,由來反相悮(黃作「誤」)。 若欲度衆生,無過且自度。 莫謾求真佛,真佛不可見。 妙性及靈臺,何曾受[薰](勳)(從《燈錄》改)煉(黃作「鍊」)。 心是無事心,面是孃生面。 劫石可移動(黃作「動搖」),箇中難(《燈錄》作「無」)改變。 無事本無事(黃無以上三字),何須讀文字? 削除人我本,冥合箇中意。 種種勞筋骨,不如林間(《燈錄》作「下」)睡兀兀。 舉頭見日高(黃作「出」),乞飯從頭餧(《燈錄》、黃作「𢫫」)。 將功用功,展轉冥朦。 取則(《燈錄》作「即」)不得,不取自通。 吾有一言,絕慮[忘](志)(從黃書本改,《燈錄》作「亡」)緣。 巧說不得,只用心傳。 更有一語,無過直與。 細如(黃作「極」)毫(《燈錄》作「豪」)末,[大](本)(從《燈錄》改)無方所,本自圓成,不勞機杼。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 青松蔽日,碧澗長(黃作「常秋」)。 臥藤蘿下,塊石枕頭。 山雲當幕(《總勝》作「賞慕」),夜月爲鉤(《燈錄》、《總勝》、《沅湘》二句均在「臥藤」二句前)。 不朝天子,豈羨王侯。 生死(《總勝》二字至乙)無慮,更須(《燈錄》等均作「復」)何憂? 水月無形,我常只(《總勝》作「自」)寧。 萬法皆爾,本自無生(《總勝》作「不死不生」)。 兀然無事坐(《總勝》作「箇事」),春來草自青。 (見《祖堂集》卷三,以《四部叢刊三編》影宋本《景德傳燈錄》卷三十、《宛委別藏》本《南嶽總勝集》卷下、《沅湘耆舊集》卷十引《林間錄》及《王梵志詩輯校》卷六據石刻拓本錄黃庭堅書此詩對校。 )(按:《全唐詩續補遺》卷二據清高士奇《江村消夏錄》卷二《黃庭堅書梵志詩卷》收此詩歸王梵志,分作十一首,實誤。 《江村消夏錄》收該卷後有庭堅自跋,並未以爲梵志詩。 以此詩歸梵志,始於卷末董其昌跋。 今唐宋多種典籍皆作懶殘作,其昌逞臆之說,應予否定。 )。

    明瓚 唐宋诗
  • 凌雲峰

    烟蘿高巘勢凌雲,影瀉斜陽出海門。 曾與支公探隠去,夜寒雷雨上方聞。

    釋延壽 唐宋诗
  • 緣識 其三四

    玄之玄又見真空,巧拙臨時要妙中。 大智伏藏知遠近,纖微盡達了然通。 周旋物性誰區別,坦蕩由來是且同。 境致三才隨有位,神光照室瑩西東。

    宋太宗 唐宋诗
  • 題石室並和澹庵 其八

    衣雨調階泉淅瀝,青烟遶屋樹扶疏。 異時有問碧巖境,舉似酬之莫道無。

    釋慧空 唐宋诗
  • 韓侍郎 其二

    社稷中興際,朝廷憶老成。 我公傳祖烈,美譽冠時評。 相業光三世,官聯且貳卿。 宸心方眷倚,行慶秉鈞衡。

    仲并 唐宋诗
  • 送許尉子雲二首 其一

    秦望排空插鑑湖,先生氣稟舊東吳。 胸中今古幾千載,筆下波瀾雄萬夫。 綵棒垂門姦自肅,土神應夢昔何殊。 榮歸快作朝天計,臺閣歡傳得巨儒。

    李呂 唐宋诗
  • 書南堂壁二首 其一

    偶筑湖邊舍,侵尋四十春。 山丘未埋骨,詩酒尚關身。 樵路霜侵屨,漁舟雨墊巾。 忝蒙鄉黨敬,六聖有遺民。

    陸游 唐宋诗
  • 遣懷二首 其二

    風月資吟嘯,漁樵約往還。 貧猶能釀酒,病不廢遊山。 亂石卧牛馬,流泉鳴佩環。 豁除羈旅日,猶有半生閑。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