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挽天河洗北夷,老臣底用紫荷爲。 丹心一寸凌霜雪,祗有隆興聖主知。
无
其他无
〔宋朝〕 楊萬里
願挽天河洗北夷,老臣底用紫荷爲。 丹心一寸凌霜雪,祗有隆興聖主知。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國付重離後,身隨十聖仙。 北辰移帝座,西日到虞泉。 方丈言虛設,華胥事眇然。 觸鱗曾在宥,偏哭墮髯前。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 駕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 虞巡竟安在,軒樂詎曾過。 唯有君山下,狂風萬古多。
人生四十未全衰,我爲愁多白髮垂。 何故水邊雙白鷺,無愁頭上亦垂絲。
天宮高閣上何頻,每上令人耳目新。 前日晚登緣看雪,今朝晴望爲迎春。 林鶯何處吟箏柱,牆柳誰家曬麴塵。 可惜三川虛作主,風光不屬白頭人。
謝家雙植本圖榮,樹老人因地變更。 朱頂鶴知深蓋偃,白眉僧見小枝生。 高臨月殿秋雲影,靜入風簷夜雨聲。 縱使百年爲上壽,綠陰終借暫時行。
鄭妲無言下玉墀,夜來飛箭滿罘罳。 越王定指高臺笑,却見當時金鏤楣。
垂柳街頭百丈絲,杏花林處度黃鸝。 間關正在秦箏裏,歷亂偏傷楚客時。 風傳一一聲來盡,雨濕雙雙飛去遲;羨爾能將戶客意,何如棲得上林枝。
同聲自相應,體質不必齊。 誰知賈人鐸,能使大樂諧。 鏗鏘發宮徵,和樂變其哀。 人神既昭享,鳳鳥亦下來。 豈非至賤物,一奏升天階。 物情苟有合,莫問玉與泥。
仲秋漸凉,蒲團放穩長連床。 身心澄徹見淵底,河漢淡淡秋磨光。 二祖不短,少林不長,相傳笑殺威音王。 你無所得,我無所藏,四無壁落渾大方。 萬世清規信明白,夜寒吐月山蒼蒼。
林下風神物外姿,閨房秀色鑑中奇。 兩家標韵誰兼得,會有多情識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