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山南刷銅綠,黄金鋸解純蒼玉。 廬山山北潑藍青,碧羅幛裹翡翠屏。 昨日山南身歷徧,今朝山北舟中看。 山南是我所部民,山北是我鄉中人。 部民鄉人何厚薄,有人問我山美惡。 詫南賒得鄉里嫌,評北又道月旦嚴。 兩平只在一言內,山如西子破瓜歲,山南是面北是背。
无
其他无
〔宋朝〕 楊萬里
廬山山南刷銅綠,黄金鋸解純蒼玉。 廬山山北潑藍青,碧羅幛裹翡翠屏。 昨日山南身歷徧,今朝山北舟中看。 山南是我所部民,山北是我鄉中人。 部民鄉人何厚薄,有人問我山美惡。 詫南賒得鄉里嫌,評北又道月旦嚴。 兩平只在一言內,山如西子破瓜歲,山南是面北是背。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淮水出桐柏,山東馳遙遙。 千里不能休,淝水出其側。 不能千里百里入淮流,壽州屬縣有安豐。 唐貞元時縣人董生召南隱居行義於其中,刺史不能薦。 天子不聞名聲,爵祿不及門。 門外惟有吏,日來徴租更索錢。 嗟哉董生朝出耕,夜歸讀古人書。 盡日不得息,或山而樵。 或水而漁,入廚具甘旨。 上堂問起居,父母不慼慼。 妻子不咨咨,嗟哉董生孝且慈。 人不識,惟有天翁知。 生祥下瑞無時期,家有狗乳出求食。 雞來哺其兒,啄啄庭中拾蟲蟻。 哺之不食鳴聲悲,徬徨躑躅久不去。 以翼來覆待狗歸,嗟哉董生。 誰將與儔,時之人。 夫妻相虐,兄弟爲讐。 食君之祿,而令父母愁。 亦獨何心,嗟哉董生無與儔。
紅樹曉鶯蹄,春風暖翠閨。 雕籠熏繡被,珠履踏金堤。 芍藥花初吐,菖蒲葉正齊。 藁砧當此日,行役向遼西。
行至上留田,孤墳何崢嶸。 積此萬古恨,春草不復生。 悲風四邊來,腸斷白楊聲。 借問誰家地,埋沒蒿里塋。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 蓬科馬鬣今已平,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於此舉銘旌。 一鳥死,百鳥鳴,一獸走,百獸驚。 桓山之禽別離苦,欲去迴翔不能征。 田氏倉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木本同形,東枝顦顇西枝榮。 無心之物尚如此,參商胡乃尋天兵。 孤竹延陵,讓國揚名。 高風緬邈,頹波激清。 尺布之謠,塞耳不能聽。
一行疏柳對柴門,又見荒煙上晚村。 日日牆陰觀日影,人生消得幾黄昏。
普賢高繫象王袴,妙德長拖師子衫。 遣向壽昌爲侍者,一人不肯一人甘。
花枝拂眼柳垂肩,幸得身閒且樂天。 木杪夕陽當反照,草頭朝露豈長圓。 興來策杖雲迷徑,睡起憑欄月滿川。 老矣不堪供世用,只將蕭散度殘年。
朝披南陵雲,夕揖建平樹。 啼鴉隨客檣,落日滿孤戍。 惡灘不可說,石芒森如鋸。 浪花一丈白,吹沫入窗戸。 是身初非我,底處著憂怖。 酒酣一枕睡,過盡鮫鰐怒。 欣然推枕起,曵杖散予步。 殷勤沙際柳,記我維舟處。
賣藥人間兩屨輕,飄然雲水不論程。 曉經浦口亂流渡,夜宿山家乘月行。
入蜀過匡廬,秋風宿東林。 月出斷山口,滿窗松竹陰。 裊裊一枝燭,道人語夜深。 亦設餠果供,慰此羈旅心。 猶恨非遠公,無酒遣我斟。 明日下山去,嘆息難重尋。 回首四十年,駒隙何駸駸。 舊遊不可到,悵望空長吟。
二子同游石人峰,深行翠篠黄茅中。 初嫌微徑無人蹤,行到半嶺徑亦窮。 來時猶自聞雞犬,且行且語不覺遠。 上頭無梯下無岸,前頭難攀後難返。 黄茅翠篠深復深,忽有笛聲出暗林。 草根一把牛骨骼,血點濺地驚人心。 二子相看面無色,疾趨山後空王宅。 野僧聞此叫絕天,拊破禪床椎倒壁。 荒山豈有吹笛聲,乃是卧虎鼻息鳴。 二子歸來向儂說,猶道茲游最清絕。 茲游清絕豈不佳,二子性命如泥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