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重踏秣陵春,便覺威加析木津。 尺五去天沙路近,八千爲歲壽杯新。 休論滄海長生藥,要是清朝不死人。 萬目睽睽觀燮理,紀元真欲稱熙淳。
无
其他无
〔宋朝〕 周必大
自公重踏秣陵春,便覺威加析木津。 尺五去天沙路近,八千爲歲壽杯新。 休論滄海長生藥,要是清朝不死人。 萬目睽睽觀燮理,紀元真欲稱熙淳。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歸舟一路轉青蘋,更欲隨潮向富春。 吳郡陸機稱地主,錢塘蘇小是鄉親。 葛花滿把能消酒,梔子同心好贈人。 早晚重過魚浦宿,遙憐佳句篋中新。
我昔元和侍憲皇,曾陪內宴宴昭陽。 千歌百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舞時寒食春風天,玉鉤欄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顏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搖冠,鈿瓔纍纍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羅綺,顧聽樂懸行復止。 磬簫箏笛遰相攙,擊擫彈吹聲邐迤。 散序六奏未動衣,陽臺宿雲慵不飛。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 飄然轉旋迴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 小垂手後柳無力,斜曳裾時雲欲生。 煙蛾歛略不勝態,風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點鬟招萼綠,王母揮袂別飛瓊。 繁音急節十二徧,跳珠撼玉何鏗錚。 翔鸞舞了却收翅,唳鶴曲終長引聲。 當時乍見驚心目,凝視諦聽殊未足。 一落人間八九年,耳冷不曾聞此曲。 湓城但聽山魈語,巴峽唯聞杜鵑哭。 移領錢唐第二年,始有心情問絲竹。 玲瓏箜篌謝好箏,陳寵觱栗沈平笙。 清弦脆管纖纖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虛白亭前湖水畔,前後祗應三度按。 便除庶子拋却來,聞道如今各星散。 今年五月至蘇州,朝鍾暮角催白頭。 貪看案牘常侵夜,不聽笙歌直到秋。 秋來無事多閑悶,忽憶霓裳無處問。 聞君部內多樂徒,問有霓裳舞者無。 荅云七縣十萬戶,無人知有霓裳舞。 唯寄長歌與我來,題作霓裳羽衣譜。 四幅花牋碧間紅,霓裳實錄在其中。 千姿萬狀分明見,恰與[昭]陽舞者同。 眼前髣髴覩形質,昔日今朝想如一。 疑從魂夢呼召來,似著丹青圖寫出。 我愛霓裳君合知,發於歌詠形於詩。 君不見我歌云,驚破霓裳羽衣曲。 又不見我詩云,曲愛霓裳未拍時。 由來能事皆有主,楊氏創聲君造譜。 君言此舞難得人,須是傾城可憐女。 吳妖小玉飛作煙,越豔西施化爲土。 嬌花巧笑久寂寥,娃館苧蘿空處所。 如君所言誠有是,君試從容聽我語。 若求國色始翻傳,但恐人間廢此舞。 妍媸優劣寧相遠,大都只在人擡舉。 李娟張態君莫嫌,亦擬隨宜且教取。
偶奉綸書蒞旭川,郡樓嘉致盡依然。 松欹鳥道雲藏寺,月滿漁舟水浸天。 望帝古祠花簇簇,錦城歸路草芊芊。 有時倚檻垂雙袂,故國風光似眼前。
軍營內,獐入及登城。 若遇此妖多是火,不然孝服與兵爭,祈謝保(京本作「得」)安寧。
寶壽開堂推出僧,棒頭有眼要分明。 滿城人瞎誰能曉,今古清風匝地生。
白衣遠遠到江樓,報道携壺助勝遊。 醉眼便堪終日富,離腸先破一春愁。 梅梢背嶺開猶晚,雪片當風舞未休。 此景滿觴方得意,不須千釀敵封侯。
無錢溪女亦留魚,有雨東家每借驢。 藜粥數匙晨壓藥,松肪一碗夜觀書。 黄紬被暖閑無厭,白布衫長樂有餘。 南陌東阡春事動,放翁作計未全疏。
兒時曾憶此登臨,細說窮途有述征。 四十九年蘧伯玉,月明人靜過臨平。
路轉斜橋似夢醒,擁衾摇兀亦身輕。 知期岸鵲如相語,匿笑隣翁欲鬭迎。 見處青山還委麽,遮回居士太獃生。 矮籬半路寒毬樹,新種渾如舊種成。
織女支機石,雲根幾許深。 月明偏得照,烟暝杳難尋。 戲綵留奇跡,重題愧夙心。 長年過半百,摹刻媿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