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相和歌辭 日出行

〔唐朝〕 李賀

白日下崐崘,發光如舒絲。 徒照葵藿心,不照遊子悲。 折折黃河曲,日從中央轉。 暘谷耳曾聞,若木眼不見。 奈何鑠石,胡爲銷人。 羿彎弓屬矢那不中,足令久不得奔,詎教晨光夕昏。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九日曲池遊眺

    陌上秋風動酒旗,江頭絲竹競相追。 正當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時。 繡轂盡爲行樂伴,豔歌皆屬太平詩。 微臣辛忝頒堯曆,一望郊原愜所思。

    薛逢 唐宋诗
  • 送禪僧

    寒空孤鳥度,落日一僧歸。 近寺路聞梵,出郊風滿衣。 步搖瓶浪起,盂戛磬聲微。 還坐棲禪所,荒山月照扉。

    薛能 唐宋诗
  • 豐溪秋社

    稻熟瓜纍歲有仁,烹鷄割豕祀田神。 分腥不覺歸來晚,一幅雲煙擁醉人。 (〖1〗《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其集歷代史志書目皆不著錄。 此本爲乾隆庚申其裔孫積祚所刊,稱其從叔高祖元進所手錄,黃之雋、邵泰、儲大文皆爲之序,稱其湮沒八百年而始顯。 然其書晚出,授受源流渺不可考,越宋、元、明至今,忽傳於世,論者頗以爲疑。 」並舉用詞數條,以爲不似晚唐五代人語。 且謂《春雪往柵山》一詩,題中有「敲詩驢子背上」語。 實賈島咏推敲二字不定,見《唐摭言》,鄭綮言『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子背上』,見《唐詩紀事》,在今日則爲故典,在唐末猶爲近事,不應從慶用之。 且稱吟詩爲推敲,已屬割裂,至改爲敲詩,明以前人實無此語。 按南高圖書館藏同治重鐫本此詩題作《春日往柵山吟詩於驢子背上未即就誤入側徑爲叢莽所縛卒成之》。 無敲詩之語,是傳本有不同也。 其餘用詞可疑者,又安知非輾轉抄刻中所致耶? 至古籍之不顯于當世而復見於後代者,其例實繁,故仍錄存之,以俟海內方家之論定焉。 )。

    呂從慶 唐宋诗
  • 王良百一歌 療風 六

    是藥皆治病,唯風卻要虵。 防風並半夏,最急是天麻。

    徐成 唐宋诗
  • 和王冲之喜雨呈張文伯

    指點邦人著眼看,魯侯雩祭正玄端。 望來已見千山雨,此去那憂百穀乾。 高廪有期從穧斂,奔霆何處起龍蟠。 新詩得得書靈應,傳與群公好縱觀。

    王之道 唐宋诗
  • 食枸杞菊

    君不見天隨有宅松江曲,屋隙牆陰多杞菊。 課兒採掇入杯盤,匕箸芳香勝粱肉。 又不見坡公昔佩刺史符,賓客少至無與娛。 偶餐杞菊作後賦,捫腹噎嘔猶軒渠。 散人枯腸真食杞,居士戲筆聊爾耳。 膠西自古號侯邦,齋厨縱乏寧需此。 我今作掾長苦饑,一區不異耕田時。 太倉紅腐才五斗,舉家食粥寧忍炊。 頹城草木迷荒榭,綠穎芳苕羅舍下。 官閒擷取芼春羹,未棘未莎皆不赦。 三年享此似無饜,二者誰云不可兼。 行趣歸裝耕谷口,此物猶堪饁南畝。

    陳棣 唐宋诗
  • 依韻和劉六淮潮

    汐潮如有信,時向舊痕生。 始覺回波定,還看曲渚平。 舞鷗隨下上,寒日共浮傾。 後夜人無寐,遥聽入浦聲。

    梅堯臣 唐宋诗
  • 衡山值雨

    稍喜歸塗中半程,猶愁泥潦未知晴。 雨來也不憐行客,風過何須作許聲。

    楊萬里 唐宋诗
  • 到袁州二首 其二

    袁州刺史幾何人,韓李流芳獨未泯。 道喪時危今日意,九原遺恨一時新。

    朱熹 唐宋诗
  • 送湯延賞秀才下第歸

    參差綠柳上,撩亂黄鸚飛。 失意暫時屈,獨嗟千里歸。 淮船行欲馳,江鮆去應肥。 謝脁吾鄉守,欣欣見綵衣。

    梅堯臣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