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引金蓮白玉堂,宮垂銀榜左春坊。 毛曾久倚黄門樹,武子今封召伯棠。 攬有羨君花竹秀,課無憐我簿書忙。 欲知兩地相同處,亭午葵心向太陽。
无
其他无
〔宋朝〕 周必大
燭引金蓮白玉堂,宮垂銀榜左春坊。 毛曾久倚黄門樹,武子今封召伯棠。 攬有羨君花竹秀,課無憐我簿書忙。 欲知兩地相同處,亭午葵心向太陽。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賤妾裁紈扇,初搖明月姿。 君王看舞席,坐起秋風時。 玉樹清御路,金陳翳垂絲。 昭陽無分理,愁寂任前期。
上林新柳變,小苑暮天晴。 始望和煙密,遙憐拂水輕。 色承陽氣暖,陰帶御溝清。 不厭隨風弱,仍宜向日明。 垂絲遍閣榭,飛絮觸簾旌。 漸到依依處,思聞出谷鸎。
東窗晚無熱,北戶涼有風。 盡日坐復臥,不離一室中。 中心本無繫,亦與出門同。
使君竟不住,萱桂徒栽種。 桂有留人名,萱無忘憂用。 不如江畔月,步步來相送。
天遣相門延積慶,今同太廟薦嘉賓。 柳條此日同誰折,桂樹明年爲爾春。 倚棹寒吟漁浦月,垂鞭醉入鳳城塵。 由來不要文章得,要且文章出衆人。
舟泊有時垂釣,舟行不廢閑吟。 沿山寺寺花樹,枕水家家竹林。 鴛鴦晝飛溪靜,鸜鵒夜轉村深。 忽聞風動蓮葉,起見波間月沉。 (《會稽掇英總集》卷八)(按:《會稽棳英總集》卷六收非熊《宿雲門寺》,《全唐詩》卷五八二作溫庭筠詩,卷五一○作張祜詩,題均作《題造微禪師院》。 《茅山志》卷二八收非熊《贈茅山高拾遺》,《全唐詩》卷五○六作章孝標詩。 孰作尚難確定,姑附識於此。 )。
花下閒傾濁酒,人前莫道清貧。 殘生全無奢願,歲月徙倚竹筠。
老去深悲寵辱驚,歸來胸次渺寰瀛。 登山臨水隨宜坐,問柳尋花信意行。 境勝已勾詩興動,身閒還引道心生。 親知滿眼如君少,何不時來共一觥。
明府命世才,宇量特閎遠。 爲名江上亭,拈出句中眼。
我老汝遠行,知汝非得已。 駕言當送汝,揮涕不能止。 人誰樂離別,坐貧至于此。 汝行犯胥濤,次第過彭蠡。 波橫吞舟魚,林嘯獨脚鬼。 野飯何店炊,孤櫂何岸檥。 判司比唐時,猶幸免笞箠。 庭參亦何辱,負職乃可耻。 汝爲吉州吏,但飲吉州水。 一錢亦分明,誰能肆讒毀。 聚俸嫁阿惜,擇士教元禮。 我食可自營,勿用念甘旨。 衣穿聽露肘,履破從見指。 山門雖被嘲,歸舍却睡美。 益公名位重,凜若喬嶽峙。 汝以通家故,或許望燕几。 得見已足榮,切勿有所啟。 又若楊誠齋,清介世莫比。 一聞俗人言,三日歸洗耳。 汝但問起居,餘事勿挂齒。 希周有世好,敬叔乃鄉里。 豈惟能文辭,實亦堅操履。 相從勉講學,事業在積累。 仁義本何常,蹈之則君子。 汝去三年歸,我儻未即死。 江中有鯉魚,頻寄書一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