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端午帖子 太上皇后閣 其三

〔宋朝〕 周必大

丹篆釵符小,朱絲臂縷鮮。 都無邪可辟,祇有壽方延。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雪晴晚望

    倚杖望晴雪,溪雲幾萬重。 樵人歸白屋,寒日下危峯。 野火燒岡草,斷煙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聞打暮天鐘。

    賈島 唐宋诗
  • 詩 二十六

    銀星釘稱衡,綠絲作稱紐。 買人推向前,賣人推向後。 不顧他心怨,唯言我好手。 死去見閻王,背後插掃箒。

    拾得 唐宋诗
  • 春日登大悲閣(四言回文)

    春城滿望,曉閣閑登。 塵銷霽景,定出真僧。 人懷遠思,檻憑危層。 因圓果證,勝境斯興。 (均見明梁橋《冰川詩式》卷二。 )。

    錢惟治 唐宋诗
  • 遊妙峰庵二首 其一

    朝暖南岡一杖藜,忽投深壑得禪栖。 共言伐翳通樵徑,後日重來路恐迷。

    朱松 唐宋诗
  • 陳行之得之因震澤舊居闢小閣面列洞庭山客有名以尊經者江都仲某爲長句以紀之

    洞庭之野排千巖,陳子卷簾非愛山。 震澤之流清沒底,陳子憑欄不觀水。 傑閣橫空一事無,終年傳習唯父書。 乃翁平時束五傳,絕人偉論驚諸儒。 至寶不受久埋沒,近者私記刊吳都。 搢紳駢肩快先睹,一言價重百車渠。 正派源流要有自,二難秀發名家駒。 少小辛勤門戶計,皇天有知子不孤。 於今三十五經立,亹亹雄辯來起予。 不但家法傳羣紀,經學當與心法俱。 溪山相對無浪語,寶此一編時卷舒。 自憐早歲已漂泊,乃翁邀我來僧廬。 於今壎篪弦誦地,當時從容談笑餘。 契闊死生三十載,萍浮蓬轉常崎嶇。 子能箕裘萬事足,其他得喪爭錙銖。 凜凜清氛端可想,神遊彷彿歸來歟。

    仲并 唐宋诗
  • 贈別俗兄

    此行安忍泛輕舟,無奈官差不自由。 痛望老人修浄業,莫教容易度春秋。

    釋曇華 唐宋诗
  • 石經堂

    我來一登石經堂,從以諸生行兩廡。 諸生讀經半白頭,問以始終箝不語。 我聞此經昔中都,郎中所隸乃其祖。 邇來離亂已亡失,楷本僅能傳蜀土。 蜀王閏位供掃除,獨此仍爲盛時取。 爲將嚴鐍守重扃,護以繚垣崇邃宇。 列之學官豈無意,不但闕文存夏五。 大開明鏡別妍媸,時扣洪鐘諧律呂。 後生不復事丹鉛,抵死唯知守藤楮。 字音隨口妄蜺霓,點畫分毫謬魚魯。 日月當天空委照,盲俗相欺紛莫覩。 石經雖古奈爾何,人競傳今不傳古。 行行矧肯捩眼覷,蘚剝苔封費撐拄。 堅鑱僅免飽蟫魚,隘道爭來宅狐鼠。 此間鄒人儻借問,爲問石經誰是主。 憶昨敲門肆訶斥,幾度循牆誇傴僂。 登登閣閣隠金槌,耳聒散空垂雹雨。 蠟薰煤染連作卷,玉軸錦裝如束杵。 豈無一物媚權豪,幾紙才堪博圭組。 爾之所得固么麽,我則何由寬擊拊。 一槌只作一字訛,訛至萬千那復數。 石經之害此其大,縱有鬼神誰可禦。 憶昔嘗爲博士官,首善堂中容接武。 心知不是世間書,雲漢森然城百堵。 恢恢帝所有餘地,忍使石經留外府。 便當連舸下瞿塘,飛上三山如插羽。 縑緗舛謬鐘鼎暗,天罅豈容無一補。 巍巍玉帝殿中央,河洛東西翼龍虎。 雖然斯文屬興廢,帝既有心天亦許。 作詩未用擬韓公,考篆庶幾追石鼓。

    李石 唐宋诗
  • 老農十首 其八

    飽食豐年酒不空,水村山崦老於農。 囷倉在眼心無事,鄰里經過樂歲窮。

    曾協 唐宋诗
  • 幽居三首 其一

    大患元因有此身,百年强半走踆踆。 折殘廣武城邉柳,染盡洛陽衣上塵。 繞樹鵲孤棲漸稳,支床龜老息初勻。 出門不欲摩雙眼,世態年來又一新。

    陸游 唐宋诗
  • 雲谷二十六詠 休菴

    別嶺有精廬,林巒亦幽絕。 無事一往來,茶瓜不須設。

    朱熹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