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兒,最高格。 毛衣新成雪不敵,衆禽喧呼獨凝寂。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 前山正無雲,飛去入遙碧。
无
其他无
〔唐朝〕 劉禹錫
白鷺兒,最高格。 毛衣新成雪不敵,衆禽喧呼獨凝寂。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 前山正無雲,飛去入遙碧。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疊璧凝影皇壇路,編珠流彩帝郊前。 已奏黃鍾歌大呂,還符寶曆祚昌年。
𣰦毯敝衣無處結,寸心耿耿如刀切。 今朝欲泣泉客珠,及到盤中却成血。
洞庭人夜別,孤棹下湘中。 露洗寒山遍,波搖楚月空。 密林飛暗狖,廣澤發鳴鴻。 行值揚帆者,江分又不同。
庭樹已黃落,閉門俱寂寥。 未知棲託處,空羨聖明朝。 酒醒鄉心闊,雲晴客思遙。 吾徒自多感,顏子只簞瓢。
廢宮荒苑莫閑愁,成敗終須要徹頭。 一種風流一種死,朝歌爭得似揚州。
竹門茅屋帶村居,數畝生涯自有餘。 鬢白祗應秋鍊句,眼昏多爲夜抄書。 鴈驚風浦漁燈動,猿叫霜林橡實疎。 待得功成即西去,時清不問命何如。
驪龍珠,驪龍珠,光明𪹥(疑即「燦」字)爛與人殊。 十方世界無求處,縱然求得亦非珠。 珠本有,不昇沉,時人不識外追尋。 行盡天涯自疲寂,不如體取自家心。 莫求覓,損功夫,轉求轉滅轉元無。 恰如渴鹿趁陽燄,又似狂人在道途。 須自體,了分明,了得不用更磨瑩。 深知不是人間得,非論六類及生靈。 虛用意,損精神,不如閑處絕纖塵。 停心息意珠常在,莫向途中別問人。 自迷失,珠元在,此个驪龍終不改。 雖然埋在五陰山,自是時人生懈怠。 不識珠,每拋擲,却向驪龍前作客。 不知身是主人公,棄却驪龍別處覓。 認取寶,自家珍,此珠元是本來人。 拈得翫弄無窮盡,始覺驪龍本不貧。 若能曉了驪珠後,只這驪珠在我身。
書無百日工。 (《法書要錄》卷三徐浩《論書》引)。
荷花深處放舟行,棹觸荷珠碎又成。 莫道使君迷醉曲,分明認得採蓮聲。
風俗去古遠,人僞日敗常。 故知取士法,時焉立紀綱。 設科發自漢,糊名始於唐。 前輩務實學,倡道頼歐陽。 當世所得盛,登用多俊良。 倒指幾百年,講求屢更張。 邇來取進士,輕快好文章。 唾手鑱雁塔,轉身簉鴛行。 莫論稽古力,所貴時學長。 自顧本迂拙,下語愁肺腸。 雖云事場屋,浪逐槐花忙。 竟如卞和璧,三獻足已傷。 既然違好尚,敢不知括囊。 釀渚溪之泉,可以供酒漿。 拾東園之果,可以資餱糧。 耦語古聖賢,曝背傲羲黄。 義命要不媿,胡爲乎皇皇。 故人弗予棄,妙句深激昂。 清逸庾謝迫,風騷屈宋旁。 報言乏瓊琚,微吟頻寒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