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僧後檐茶數叢,春來映竹抽新茸。 宛然爲客振衣起,自傍芳叢摘鷹觜。 斯須炒成滿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驟雨松聲入鼎來,白雲滿盌花俳徊。 悠揚噴鼻宿酲散,清峭徹骨煩襟開。 陽崖陰嶺各殊氣,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雖嘗未解煎,桐君有籙那知味。 新芽連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頃餘。 木蘭霑露香微似,瑤草臨波色不如。 僧言靈味宜幽寂,采采翹英爲嘉客。 不辭緘封寄郡齋,甎井銅爐損標格。 何況蒙山顧渚春,白泥赤印走風塵。 欲知花乳清泠味,須是眠雲跂石人。
无
其他无
〔唐朝〕 劉禹錫
山僧後檐茶數叢,春來映竹抽新茸。 宛然爲客振衣起,自傍芳叢摘鷹觜。 斯須炒成滿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驟雨松聲入鼎來,白雲滿盌花俳徊。 悠揚噴鼻宿酲散,清峭徹骨煩襟開。 陽崖陰嶺各殊氣,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雖嘗未解煎,桐君有籙那知味。 新芽連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頃餘。 木蘭霑露香微似,瑤草臨波色不如。 僧言靈味宜幽寂,采采翹英爲嘉客。 不辭緘封寄郡齋,甎井銅爐損標格。 何況蒙山顧渚春,白泥赤印走風塵。 欲知花乳清泠味,須是眠雲跂石人。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粉英香萼一般般,無限行人立馬看。 村女浴蠶桑柘綠,枉將顏色忍春寒。
水共逍遙雲共孤,混時言笑只佯愚。 經年但醉宜城酒,千里唯擔《華嶽圖》。 尋野鶴來空碧洞,覔琴僧去渡重湖。 人間再見知何日,乞取先生石轆轤。 (見方回《瀛奎髓》卷四十八《仙逸類》。 )(按《瀛奎律髓》原注云:「九齡,乾德五年進士第三人。 」與《全唐詩》小傳作乾德二年者異。 )。
夕遊蓬萊島,期對華景宴。 神仙結丹藻,流暉寄文翰。
野水煙鶴唳,楚天雲雨空。 翫舟清景晚,垂釣綠蒲中。 落花飄旅衣,歸流澹清風。 緣源不可極,遠樹但青葱。
久客不忘歸,如頭垢思沐。 身行江海濱,夢繞嵩少麓。 馬何預得失,鵩何了淹速。 匣中三尺水,瘴雨生新綠。 胡爲古驛中,坐聽風吟木。 既非還吳張,亦異赴洛陸。 兩公茂名實,自是宜鼎軸。 發發不可遲,帝言頻郁穆。
手托庵門便放憨,千鈞重擔要人擔。 寥寥坐斷孤峰頂,雲衲相從晝夜參。
亭亭石塔寶公龕,賸喜僧牀得對談。 坎壈詞場君亦滯,驅馳世路我何堪。 軍書又見紛南北,敵勢由來說二三。 淮岸西風晚更急,似傳烽火過江南。
樓高思遠入天涯,瑶海光中景象賒。 未說因風翻柳絮,須看和月上梅花。 山茶有句真成畫,庭柏無心不受誇。 人物梁園零落久,一時勝賞屬詩家。
睡餘得清風,起坐傍書几。 日長誰晤言,賴此管城子。 欣然共游戯,一笑我忘爾。 群鴻偶下集,但怪驚不起。 古来翰墨事,著意更可鄙。 跌宕三十年,一日造此理。 不知筆在手,而況字落紙。 三叫投紗巾,作歌識吾喜。
暫時行李已堪憂,况是經年成漫遊。 三月曉風紅掃地,一犁春雨綠盈疇。 從教征袖塵埃滿,頼有新詩篋笥收。 桃李主人能好事,未歸誰復嘆淹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