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就軒皇上白雲,遺音那復數韶韺。 湖山依舊魚龍在,要識當時奏樂聲。
无
其他无
〔宋朝〕 史堯弼
鼎就軒皇上白雲,遺音那復數韶韺。 湖山依舊魚龍在,要識當時奏樂聲。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渤澥聲中漲小隄,官家知後海鷗知。 蓬萊有路教人到,應亦年年稅紫芝。
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松花食有餘。 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茆舍(《沅湘耆舊集》作「屋」)入深居。 (見《五燈會元》卷四、《古今禪藻集》卷七。 張靖龍云見董慶酉《四明詩幹》卷下引《鄞縣志》、明李鄴嗣《甬上高僧詩》卷首)(按:《沅湘耆舊集》卷十收作隱山和尚詩,似誤。 《全唐詩》卷八六○收許宣平《見李白詩又吟》,與此詩相似,唯異文較多。 檢最早記載許宣平詩事沈汾《續仙傳》,幷不載此詩。 杜文瀾《古謠諺》卷五二引《雲谷臥餘》謂初見于焦竑《焦氏類林》,似候許詩爲明人附會。 今互收。 )。
片帆何處去,匹馬獨歸遲。 惆悵江南北,青山欲暮時。
昨翫西城月,青天垂玉鉤。 朝沽金陵酒,歌吹孫楚樓。 忽憶繡衣人,乘船往石頭。 草裹烏紗巾,倒被紫綺裘。 兩岸拍手笑,疑是王子猷。 酒客十數公,崩騰醉中流。 謔浪櫂海客,喧呼傲陽侯。 半道逢吳姬,卷簾出揶揄。 我憶君到此,不知狂與羞。 一月一見君,三杯便回橈。 舍舟共連袂,行上南渡橋。 興發歌綠水,秦客爲之搖。 雞鳴復相招,清宴逸雲霄。 贈我數百字,字字凌風飆。 繫之衣裘上,相憶每長謠。
短檠對君同泮水,虀鹽不給窮吞紙。 君今載紙連數艘,貧富相懸九萬里。 崇寧政事先方田,紛紛訟牒亂雲烟。 祗今列屋飽蟲蠹,官折羊酒壽高年。 夫子談笑收餘慶,不復塵埃生釜甑。 便當痛飲天津橋,一網盡呼天下俊。
歸根得旨,葉落知秋。 拈得鼻孔,失却舌頭。 照徹三世佛之頂𩕳,把定歷代祖之襟喉。 玉井涵碧,冰壺斷流。 諸法空寂爲之座,是須坐處不停囚。
先生志丘壑,溪山助幽興。 持竿聊爾爾,至樂在游泳。 故人已龍飛,旌車遠來聘。 掉頭藐不顧,長揖辭萬乘。 人生各有願,可不安吾分。 是在易之乾,曰遯世無悶。 至今堂前竹,蒼翠有餘潤。 我行出祠下,敬謁仰勝韵。 愧負營口腹,馳驅違本性。 言歸不敢遲,賣劍買魚艇。
山似牛頭峽,水如龍尾灣。 半生多罪垢,浣洗塵土顔。 仙人舊聞名,一往何年還。 岫幌煙爲鎖,玉扉誰與關。 忽聞響答谷,恍若猿叫山。 我欲紀末契,焉得茅三間。 泉漏聽琴筑,風雨聞佩環。 木杪青螺髻,得非雲霧鬟。
妙齡才譽冠東嘉,百戰功成暮景斜。 人在盧前有慙色,禮從戴後獨名家。 藍田美績誰能記,絳帳奇兒最可夸。 鄉里搢紳官業冷,因公淪落倍興嗟。
連山橫截展一臂,爲我障斷西南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