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體三才理,承顏九族親。 禹功留海內,殷曆付天倫。 調露曲常在,秋風詞尚新。 本支方百代,先讓棣華春。
无
其他无
〔唐朝〕 劉禹錫
繼體三才理,承顏九族親。 禹功留海內,殷曆付天倫。 調露曲常在,秋風詞尚新。 本支方百代,先讓棣華春。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初醞一缸開,新知萬里來。 披雲同落寞,步月共裴回。 夜久孤琴思,風長旅鴈哀。 非君有秘術,誰照不然灰。
書,憑鴈,寄魚。 出王屋,入匡廬。 文生益智,道著清虛。 葛洪一萬卷,惠子五車餘。 銀鉤屈曲索靖,題橋司馬相如。 別後莫暌千里信,數封緘送到閑居。
瞋(一作「橫」)眉努目強乾嗔,便作閻浮有力神。 禍福豈由泥擔漢,燒香供養弄蛇人。 (以上《鑑誡錄》十《攻雜詠》)。
生居忠正地,遠慕鳳凰城。 已見三冬學,何言徒聚螢? (伯三七二○卷。 原附悟真詩後,題作「依韻奉酬」。 其署銜爲「右街千福寺三教首座入內講論賜紫大德」。 )。
久久終需要,而(《類說》作「如」)今未要君。 有時閑憶者,大是要知聞。 (《宋朝事實類苑》卷六三引《楊文公談苑》。 《類說》卷五三僅引前二句。 )。
吏部初學除陳言,學成理達無可刪。 腐朽點化皆不凡,有如黄河出崑崙。 魚龍萬怪隨濤奔,志氣剛偉充乾坤。 灌溉所短誇雄渾,篇什性情禮義根。 亦曰餘事期知文,弟子皇甫同光塵。 師說豈不明淵源,首推燕許潤王綸。 明堂郊廟嚴且尊,嗚呼古人弗妄云。 研鉆百家窮典墳,兩賢纂組承華勛。 演敷奇致開妙門,盪耀四海蘇頑昏。
古驛蕭蕭獨倚闌,角聲催晚雨催寒。 殘年遇合應無日,猶說新豐强自寛。
鷄犬桑麻自一同,四山環縣作畿封。 三坑路口一回首,石壁蒼林千萬重。
閑雲無四時,散漫此山谷。 幸乏霖雨姿,何妨媚幽獨。
君才高一時,從我計已左。 要追莊惠塵,揮麈論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