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懷王侍郎劉祕監

〔宋朝〕 喻良能

平生西蜀劉中壘,四海東嘉王右軍。 三載相思千里夢,何時把酒聽論文。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自到郡齋僅經旬日方專公務未及宴遊偷閑走筆題二十四韻兼寄常州賈舍人湖州崔郎中仍呈吳中諸客

    渭北離鄉客,江南守土臣。 涉途初改月,入境已經旬。 甲郡標天下,環封極海濱。 版圖十萬戶,兵籍五千人。 自顧才能少,何堪寵命頻。 冒榮慙印綬,虛獎負絲綸。 候病須通脈,防流要塞津。 救煩無若靜,補拙莫如勤。 削使科條簡,攤令賦役均。 以茲爲報効,安敢不躬親。 襦袴提於手,韋弦佩在紳。 敢辭稱俗吏,且願活疲民。 常未徵黃霸,湖猶借寇恂。 媿無鐺脚政,徒忝犬牙鄰。 制誥誇黃絹,詩篇占白蘋。 銅符拋不得,瓊樹見無因。 警寐鐘傳夜,催衙鼓報晨。 唯知對胥吏,未暇接親賓。 色變雲迎夏,聲殘鳥過春。 麥風非逐扇,梅[雨]異隨輪。 武寺山如故,王樓月自新。 池塘閑長草,絲竹廢生塵。 暑遣燒神酎,晴教曬舞茵。 待還公事了,亦擬樂吾身。

    白居易 唐宋诗
  • 長門怨三首 二

    宮殿沈沈月欲分,昭陽更漏不堪聞。 珊瑚枕上千行淚,不是思君是恨君。

    劉皂 唐宋诗
  • 履春冰

    一步一愁新,輕輕恐陷人。 薄光全透日,殘影半銷春。 蟬想行時翼,魚驚蹋處鱗。 底虛難駐足,岸闊怯迴身。 豈暇踟躕久,寧辭顧盼頻。 願將兢慎意,從此赴通津。

    張蕭遠 唐宋诗
  • 寄察院李侍御文炬

    古柏間疎篁,清陰在印牀。 宿郊虔點饌,秋寺靜監香。 參集行多揖,風儀見即莊。 佇聞橫擘去,帷集諫書囊。

    鄭谷 唐宋诗
  • 樂大夫挽詞五首 一

    可歎浮生促,吁嗟此路難。 丘陵一起恨,言笑幾時懽。 蕭索郊埏晚,荒涼井徑寒。 誰當門下客,獨見有任安。

    駱賓王 唐宋诗
  • 南安夕陽山真寂寺題詩

    惟愛禪林秋月空,誰能歸去宿龍宮。 夜深聞法餐甘露,喜在蓮花法界中。 (見明檇李陳懋仁撰《泉南雜志》卷上。 )(按陳懋仁,字無功,所著《泉南雜志》錄唐人詩若干首,謂「《萬首唐人絕句》中於吾郡及泉州有未收者,余錄其詩於左。 如此備補遺。 」又原詩題注曰:「居邸時遁於此」,蓋謂李忱曾遁居真寂寺也。 又詩末注曰:「見《泉州府志》」。 )。

    宣宗皇帝李忱 唐宋诗
  • 道藏中嶽仙人歌

    徘徊玄嶽巓,翻焉御飛龍。 齊騰八紘外,翺翔閶闔房。 (見同書卷一。 以上所錄《韻補》中詩,均以中華書局影宋本爲底本,校以《連筠簃叢書》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韻補》卷首書目釋《道藏》歌詩云:「當是魏晉時人所作。 其文詞非儒家所急,取其韻古也。 多陽聲,與《黃庭》同。 」今人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後記》云:「《韻補》引用的《道藏》歌詩,其中就有唐孟郊作的《列仙文·方諸青童歌》,……爲此,《韻補》所用道歌,本書一概不取。 」今按:以孟郊詩與吳棫所錄對校,二十字中有八字不同,故前仍錄出。 據逯先生所云,《韻補》諸詩雖不能斷定爲魏)(晉間人作,但爲宋以前人作,殆無疑義。 宋代道家著作中常見的「坎離交媾、嬰兒姹女、道家修養之術」〖《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四七《金丹詩訣》提要語〗,諸詩中皆未見,即爲一證。 今收入先宋詩。 )。

    無名氏 唐宋诗
  • 晨起

    一官又寄汝江頭,落魄文園故倦遊。 榻上鐸聲悲破夢,簷邊桐葉冷生秋。 暮年作吏寧長策,薄禄縻人尚小留。 晨起凭欄嘆衰甚,接䍦紗薄髮颼颼。

    陸游 唐宋诗
  • 竹窗晝眠

    初夏暑雨薄,但覺白日長。 向來萬里心,盡付一竹床。 新筍出林表,森然羽林槍。 時聞解籜聲,靈府生清凉。 平生喜晝眠,此志晚乃償。 安枕了無夢,孰爲蝶與莊。 徐起掬寒泉,中有菱絲香。 清嘯送落日,與世永相忘。

    陸游 唐宋诗
  • 書志示子聿

    誤上蓬山亦已叨,所悲故里隔胥濤。 還家未失屠羊業,報國元無汗馬勞。 載筆敢言宗史漢,閉門猶得讀莊騷。 小兒願與翁偕隱,正恐聲名未易逃。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