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次韻李同年誠之見貽之什 其二

〔宋朝〕 喻良能

筆端灑落謫仙人,况復曾同桂苑春。 一笑相逢端莫逆,門前洲渚正橫陳。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幽人

    丹竈三年火,蒼崖萬歲藤。 樵歸說逢虎,碁罷正留僧。 星斗同秦分,人煙接漢陵。 東流清渭苦,不盡照衰興。

    李商隱 唐宋诗
  • 和段校書冬夕寄題廬山

    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時。 是夕吟因話,他年必去隨。 嘗聞廬嶽頂,半入楚江湄。 幾處懸崖上,千尋瀑布垂。 爐峰松淅瀝,湓浦柳參差。 日色連湖白,鐘聲拂浪遲。 煙梯緣薜荔,嶽寺步欹危。 地本饒靈草,林曾出祖師。 石樓霞耀壁,猨樹鶴分枝。 細徑縈巖末,高窗見海涯。 嵌空寒更極,寂寞夜尤思。 陰谷冰埋朮,仙田雪覆芝。 亂泉禪客瀨,異迹逸人知。 蘚室新開竈,檉潭末了棋。 如何遂閑放,長得在希夷。 空務漁樵事,方無道路悲。 謝公臺尚在,陶令柳潛衰。 塵外難相許,人間貴迹遺。 雖懷丹桂影,不忘白雲期。 仁者終攜手,今朝預賦詩。

    劉得仁 唐宋诗
  • 沖虛觀

    五粒青松護翠苔,石門岑寂斷纖埃。 水浮花片知仙路,風遞鸞聲認嘯臺。 桐井曉寒千乳歛,茗園春嫩一旗開。 馳煙未勒山亭字,可是英靈許再來。

    胡宿 唐宋诗
  • 翫珠吟

    識得衣中寶,無明醉(伯作「酒」)自惺(《燈錄》、《通載》、伯作「醒」)。 百骸俱(《燈錄》、《宗鏡錄》作「雖」)潰散(伯作「悔盡」),一物鎮長靈。 知(《通載》作「智」)境渾非體(伯作「智劍揮非體」),尋(伯、《燈錄》、《通載》作「神」)珠不定(伯作「見」)形。 悟即(伯、《燈錄》、《通載》作「則」)三身佛,迷疑萬卷經。 在心心豈(《燈錄》、《通載》、伯作「可」)測,居(《燈錄》、《通載》作「歷」)耳耳難聽。 罔像先天地,淵玄(《燈錄》、《通載》作「玄泉」,伯作「懸泉」)出杳冥(伯作「名」)。 本剛非鍛(伯作「斷」)鍊,元淨(《燈錄》、《通載》作「鏡」)莫澄停(伯作「亭」、《燈錄》、《通載》作「渟」)。 盤泊(《通載》作「礴」)逾(伯作「轉」,《燈錄》、《通載》作「輪」)朝日,玲瓏(伯作「鈴鑨」)暎曉星。 瑞光流不滅,真澄(伯作「氣」)濁還清(《燈錄》、《通載》作「真氣觸還生」)。 鑒照崆峒(伯作「空洞」)寂,勞(《燈錄》、《通載》、伯作「羅」)籠法界明。 剉(《燈錄》作「挫」,伯作「春」)凡功不滅(伯作「狹」),超聖果非盈。 龍女心親獻,虵(《燈錄》、《通載》作「闍」)王口自傾(伯作「經」,《燈錄》、《通載》作「呈」)。 護鵝人却活,黃雀義(《燈錄》、《通載》作「意」)猶輕。 解語非關舌,能言不是聲。 絕邊彌瀚(《燈錄》、《通載》作「汗」)漫,三(《燈錄》、《通載》作「無」)際等空平。 演教非爲教(《燈錄》、《通載》作「說」),聞名不(《燈錄》作「勿」,《通載》作「忽」)認名。 (伯無以上四句)。 二(伯、《通載》、《燈錄》作「兩」)邊俱不(《通載》作「莫」)立(伯作「守」),中道不須行。 見月休看(《燈錄》、《通載》作「觀」)指(伯作「紙」),歸(伯作「知」,《燈錄》、《通載》作「還」)家罷問程(伯作「逞」)。 識心豈測(《燈錄》作「心則」,伯、《通載》作「心即」)佛,何佛更堪成。 (按:《景德傳燈錄》卷三十收丹霞和尚《翫珠吟二首》,此爲其二。 另伯三五九七卷、《佛祖歷代通載》卷十六亦收此詩。 異文並注出。 《宗鏡錄》卷四十收「百骸雖潰散,一物鎮長靈」二句,題作《般若吟》,不注作者名。 )。

    天然 唐宋诗
  • 兵要望江南 占蛇第十九(京本列第二十一○十二首) 七

    蛇入井,俱是敗軍形。 或似杄形營內現,若還交戰血成坑,堅守我軍營。

    易靜 唐宋诗
  • 行路難二十篇(幷序) 第八章明本際不可得

    君不見本際之中無復本,無本真際無人知。 若人無知了斯際,清淨妙不爲奇。 知與無知常自爾,苦樂等同於大悲。 三界衆生乃迷騖,於其實錄是無爲。 亦復無此無爲法,強自生心是苦疲。 苦疲皆空如炎響,生平不住不分離。 能知此心無隔礙,生死虛妄不能羈。 而此一心皆悉具,八萬四千諸律儀。 亦復不墮過人法,嶮巇絕危而不危。 一切法中無有法,世人遑遽欲何爲? 行路難,路難心中無可看。 昔日謂言諸佛遠,今知貪嗔是涅槃。

    傅翕 唐宋诗
  • 登寶意寺上方舊遊

    翠嶺香臺出半天,萬家煙樹滿晴川。 諸僧近住不相識,坐聽微鐘記往年。

    韋應物 唐宋诗
  • 雪中至近村

    荒山風雪歲將殘,貸粟迢迢犯苦寒。 急燎征裘憩牛屋,旋沽村酒挂驢鞍。 清貧徹骨初無憾,老健逢人彊自寬。 深夜還家未能睡,解囊吹火取詩看。

    陸游 唐宋诗
  • 題劉道原墓次剛直亭

    山南山北蔚松楸,四海千年仰二劉。 迂叟餽縑寧凍死,伯夷種粟幾時秋。 平生鐵作三尺喙,土苴人間萬戶侯。 廬阜作江江作阜,始應父子不傳休。

    楊萬里 唐宋诗
  • 題楊秀才園三亭 綉春

    幽圃春風蕩漾時,阿誰綉出百花枝。 春工不與人爭巧,玉笋羞拈五色絲。

    王炎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