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泊通明堰

〔宋朝〕 釋寶曇

一夜江風故不平,道邊草木亦成聲。 豈無老子知津意,尚有秦人逐客情。 荒縣已傳三鼓下,並船猶見一燈明。 此生已悟身如寄,始送鴻歸又燕迎。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江上代書寄裴使君

    何地離念劇,江臯風雪時。 艱難傷遠道,老大怯前期。 疇昔行藏計,祗將力命推。 能令書信數,猶足緩相思。

    獨孤及 唐宋诗
  • 宿山居

    山店燈前客,醻身未有媒。 鄉關貧後別,風雨夜深來。 上國求丹桂,衡門長綠苔。 堪驚雙鬢雪,不待歲寒催。

    朱慶餘 唐宋诗
  • 曲江二首 一

    南山低對紫雲樓,翠影紅陰瑞氣浮。 一種是春長富貴,大都爲水也風流。 爭攀柳帶千千手,間插花枝萬萬頭。 獨向江邊最惆悵,滿衣塵土避王侯。

    李山甫 唐宋诗
  • 落第書懷寄友人

    清世誰能便陸沈,相逢休作憶山吟。 若教仙桂在平地,更有何人肯苦心。 去國漢妃還似玉,亡家石氏豈無金。 且安懷抱莫惆悵,瑤瑟調高尊酒深。

    羅鄴 唐宋诗
  • 七言傷大和上

    大師慈育契圓空,遠邁傳燈照海東。 度物草(寸)籌盈石室,散流佛戒紹遺蹤。 化畢分身歸淨國,娑婆誰復爲驗龍? (驗龍,汪向榮校注本《唐大和上東征傳》據日本觀智院本改爲「驅龍」。 )(按詩題下原署「傳燈賢大法師大僧都沙門釋法進」十四字。 詩亦見《唐大和上東征傳》。 又按鑒真亡後,唐高鶴林亦曾作五言詩一首以悼之,詩亦載《唐大和尚東征傳》。 高爲唐肅宗、代宗朝人,官都虞候冠軍大將軍試太常卿上柱國,因出使日本國,欲順訪東渡僧鑒真,至則鑒真已先亡故,詩蓋寄懷傷之意也。 上野河世寧已收入《全唐詩逸》,兹不再錄。 )。

    法進 唐宋诗
  • 碧蘆堂

    寂寂虛堂一自幽,紺梢蒼葉更臨流。 不須重畫滄浪境,一片江天小樣秋。

    宋庠 唐宋诗
  • 徐伯壽求贊

    大海波濤闊,千峰氣象雄。 當頭俱坐斷,直下展家風。 一喝分賓主,三玄辨正宗。 其餘都莫問,今古有盲聾。

    釋曇華 唐宋诗
  • 梅市

    梅市柯山小繫船,開篷驚起醉中眠。 橋橫風柳荒寒外,月墮烟鍾縹渺邊。 客思况經孤驛路,詩情又入早秋天。 如今老病知何恨,判斷江山六十年。

    陸游 唐宋诗
  • 送張振古二首 其二

    張公不是病參軍,晚出猶將一事君。 耿介只今無伴處,秋光詩好與誰聞。

    楊方 唐宋诗
  • 句 其一

    古辣觴客醉,寶華鎸句清。

    徐安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