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峽疑無路,蓬山似有神。 極涵天地混,光助日星新。 開拓大千界,鋪張九十春。 閉門經幾日,饑殺咽螬人。
无
其他无
〔宋朝〕 項安世
巴峽疑無路,蓬山似有神。 極涵天地混,光助日星新。 開拓大千界,鋪張九十春。 閉門經幾日,饑殺咽螬人。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重林將疊嶂,此處可逃秦。 水隔人間世,花開洞裏春。 荷鋤分地利,縱酒樂天真。 萬事更何有,吾今已外身。
黃祖才非長者儔,禰衡珠碎此江頭。 今來鸚鵡洲邊過,惟有無情碧水流。
照耀金釵簇膩鬟,見時直向畫屏間。 黃姑阿母能判剖,十斛明珠也是閑。
道了亦未了,言閑今且閑。 從來無住處,此去向何山。 片石樹陰下,斜陽潭影間。 請師留偈別,恐不到人寰。
華陽洞裏持真經,心嫌來客風塵腥。 惟餐白石過白日,擬騎青竹上青冥。 翔螭豈作漢武駕,神娥徒降燕昭庭。 長生不必論貴賤,却是幽人骨主靈。
爲君惆悵惜離京,年少無人有屈名。 積雪未開移發日,鳴蟬初急說來程。 楚天去路過飛鴈,灞岸歸塵觸鎖城。 又得新詩幾章別,煙村竹逕海濤聲。
富貴還鄉國,光華滿舊林。 秋風樹不靜,君子歎何深。 故老空懸劒,鄰交日散金。 衆芳搖落盡,獨有歲寒心。
但是豪家重牡丹,爭如丞相閣前看。 鳳樓日暖開偏早,雞樹陰濃謝更難。 數朵已應迷國豔,一枝何幸上塵冠。 不知更許憑欄否,爛熳春光未肯殘。
傍看數箇大憨癡,造宅舍擬作萬年期。 人人百歲乃有一,縱令長命七十稀。 少少撩亂死。 □□□□期却半,欲似流星光暫時。 中途少少遼亂死,亦有初生嬰孩兒。 無問男夫及女婦,不得驚忙審三思。 年年相續罪根重,月月增長肉身肥。 日日造罪不知足,恰似獨養神猪兒。 不能透圈四方走,還須圈裏待死時。 自造惡業還自受,如今痛苦還自知。 (以上十八首均錄自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卷一。 張氏所據本爲斯七七八、斯五七九六、斯五四七四、斯一三九九卷,幷以《大正藏》第八十五冊《王梵志詩集》參校。 )(按:本卷所錄王梵志詩,皆據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另曾參校《大正藏》本及《敦煌掇瑣》。 錄詩的原則是,儘可能地保持王詩的原貌。 凡原文可通者,儘可能保持原文。 原文顯誤,張氏所改爲無可移易者,即予改正。 原文雖誤,張氏所作改動尚難成定論者,則仍保留原文,而以張說附收其下。 各本有異文者,擇其善者爲正文,異文注出「一作某」。 張錫厚爲王梵志詩的校錄、寫定作了十分可貴的努力,本卷充分利用了他的成果,筆者只在少數詩章的分篇及文字的定奪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這是應該在這裏說明的。 )。
驄馬五花毛,青雲歸處高。 霜隨驅夏暑,風逐振江濤。 執簡皆推直,勤王豈告勞。 帝城誰不戀,回望動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