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五雪詩用前韻寓五字 其二

〔宋朝〕 項安世

眼看山城老,心經木有神。 燕臺六月舊,粵嶺一冬新。 色映康衢色,花沾綵服春。 瑞多休更輯,禹甸有窮人。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寄朗州溫右史曹長

    暫別瑤墀鴛鷺行,綵旗雙引到沅湘。 城邊流水桃花過,簾外春風杜若香。 史筆枉將書紙尾,朝纓不稱濯滄浪。 雲臺公業家聲在,徵詔何時出建章。

    劉禹錫 唐宋诗
  • 寓意詩五首 二

    赫赫京內史,炎炎中書郎。 昨傳徵拜日,恩賜頗殊常。 貂冠水蒼玉,紫綬黃金章。 佩服身未暖,已聞竄遐荒。 親戚不得別,吞聲泣路旁。 賓客亦已散,門前雀羅張。 富貴來不久,倏如瓦溝霜。 權勢去尤速,瞥若石火光。 不如守貧賤,貧賤可久長。 傳語宦遊子,且來歸故鄉。

    白居易 唐宋诗
  • 詠史詩 長平

    長平瓦震武安初,趙卒俄成戲鼎魚。 四十萬人俱下世,元戎何用讀兵書。

    胡曾 唐宋诗
  • 宮詞 四十三

    金作蟠龍繡作麟,壺中樓閣禁中春。 君王避暑來遊幸,風月橫秋氣象新。

    花蕊夫人徐氏 唐宋诗
  • 酬西蜀廣濟大師見寄

    猶得吾師繼頌聲,百篇相愛寄南荆。 卷開錦水霞光爛,吟入峨嵋雪氣清。 楚外已甘推絕唱,蜀中誰敢共懸衡。 應憐無可同無本,終向風騷作弟兄。

    齊己 唐宋诗
  • 歸隱(《永樂大典》題作《偶題》)

    十年蹤跡走紅塵,回首青山入夢頻。 紫陌縱榮爭及睡,朱門雖富(《大典》「富」作「貴」)不如貧。 愁聞劍戟扶危主,悶聽(《大典》「聽」作「見」)笙歌聒醉人。 攜取琴(《大典》「琴」作「舊」)書歸舊隱,野花啼鳥一般春。 (見北京圖書館藏《永樂大典》卷一三四五○。 二寘)。 處士門。 《宋詩紀事》卷五收陳詩七首。 其《歸隱》一首與《大典》同。 惟《大典》題作《偶題》。 其《辭上歸進詩》,作於入宋之後,茲編不取。 餘五首,一首複出。 故但錄其四首。 (又按此詩亦見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十。 )(〖1〗邵伯溫《易學辨惑》云:摶隱居華陰山,自晉以後,每聞一朝革命,顰蹙數日。 人有問者,瞪目不答。 一日,乘驢過華陰市,聞太祖登極,大笑。 問其故,曰:「天下自此定矣。 」遁迹之初,作此詩云云,豈淺丈夫哉。 〖見《五朝名臣言行錄》卷十引邵伯溫《易學辨惑》。 此處錄文有刪節。 〗)。

    陳摶 唐宋诗
  • 和單令

    朝雨催寒細似毛,賓鴻带影朔雲高。 菊萸不分簪華髮,糕酒無因拜赭袍。 笑我功名如墮甑,愛君情義比投膠。 病衰阻趁芙蓉約,木末搴翻獨詠騷。

    胡寅 唐宋诗
  • 志師自通州訪我於儀真因携之至長蘆留語數日及其歸也作詩以送之

    通州瞿曇師,多於雁鶩行。 吾常愛志僧,謂之一鳳凰。 不見十五載,訪我大江傍。 留之固未遣,載以荆州航。 相從三日遊,山晚松風長。 爾我豈其夢,嗒然堯桀忘。 凌晨洗一鉢,束衣還故鄉。 爲子植梧桐,何時復來翔。

    仲并 唐宋诗
  • 偈頌六十首 其三六

    一呼善來,鬚髮自落。 積累既多,無處安著。 普請大衆,把火燒却。

    釋曇華 唐宋诗
  • 贈楊尉送湫水

    天上妥雨水鳴渠,一龍任責固有餘。 今年水來雨不集,彭民不及江中魚。 以堰致水高百尺,靈湫在淵爍紅日。 彭民怨龍不怨人,龍則有職誰之失。 九峯仙官梅子真,豢龍有術龍不嗔。 去年作堰今請湫,二者兼得蘇彭民。 東湖別駕但捧腹,卧聽蕭蕭響疎竹。 往來莫便輕泥塗,軟脚有酒爲君沽。

    李石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