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余嗜前訓,蚤歲得明模。 中年困離索,舊學日荒蕪。
无
其他无
〔宋朝〕 項安世
嗟余嗜前訓,蚤歲得明模。 中年困離索,舊學日荒蕪。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去水流年日並馳,年光客思兩相隨。 咨嗟斑鬢今承弁,慙愧新荷又發池。 楊柳逶迤愁遠道,鷓鴣啁哳怨南枝。 憶君何啻同瓊樹,但向春風送別離。
少年輕會復輕離,老大開心總是悲。 強說前程聊自慰,未知攜手定何時。 公才屈指登黃閣,匪服胡顏上赤墀。 想到長安誦佳句,滿朝誰不念瓊枝。
玉人垂玉鞭,百騎帶櫜鞬。 從賞野郵靜,獻新秋果鮮。 塞屯豐雨雪,虜帳失山川。 遙想稱觴後,唯當共被眠。
晴風麗日滿芳洲,柳色春筵祓錦流。 皆言侍蹕橫汾宴,暫似乘槎天漢遊。
相思遙指玉霄峰,悵望江上阻萬重。 曾隔曉窗聞法鼓,幾同寒榻聽疎鐘。 別來知子長餐栢,吟處將誰對倚松。 且住人間行聖教,莫思天路便登龍。
左一石,右一石,石門中有□□客。 □岫□,懸崖裂,□江□□□劍闕。 □□□□□□□,石門窊尊□□□。 外□□□□,□□□□□。 (見《武昌志》及《湖北金石志》。 已殘缺不可讀,惜哉。 )(〖1〗《武昌志》〖《湖北金石志》同〗:「案馬紹基云:是刻濱臨大江,字跡漫漶,前後片存二十八字,幸題與姓名尚完好。 今又齧去數字矣。 」〖2〗《明一統志》:「石門山在武昌縣東五里,兩門對峙如門。 唐武昌令馬珦與元結遊,石刻尚存。 」〖3〗《輿地碑目》:唐令君馬珦石門石刻在石門。 郭詳正詩:『雙崖屹然起,劖蘚認題識。 』〖4〗陳詩《湖北金石存佚考》云:「無年號,在武昌縣北,濱江。 」〖5〗案清巖觀有《馬珦石門題名詩》曰:「石門開左右,一劍自中分。 何人施妙法,千載創奇聞。 良吏多幽思,詩題亦出羣。 登山尋古蹟,迭石意何殷。 江上發清嘯,厓前結翠雲。 至今樊口上,誰不愛清蒼。 我亦來訪古,心事何紛紛。 憶到窊尊石,題名定有君。 」)。
梁初奄巴蜀,仍有渡瀘人。 汲直餘蒸簡,蕭翁亦聚塵。 傑魂猶念沛,遠夢不歸秦。 幻化元超忽,何勞問大鈞。
醉紅睡未熟,淚玉春带雨。 阿環不可招,空寄凭肩語。
江國疎梅吐玉英,故園想見木欣榮。 二年鴻鴈碧雲闊,千里江湖春水生。 冉冉池塘應入夢,瀟瀟風雨若爲情。 行看戲綵青萱發,準擬芳樽相對傾。
吾牆高不滿七尺,牆身雖小牆心直。 亦如居士護法城,敢有踰垣德之賊。 古人制度今人爲,朱簷碧瓦還差差。 黄金爲牆白銀壁,箇中住處少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