餞者石與高,慶者徐與項。 醵者鄭與蘇,張侯爲兼講。 酒兵互劘壘,學植交刺䎧。 時與優孟詞,間出德山棒。 吻捷詫先鳴,途窮爭絕港。 同聲暫諧昵,異論忽儱傋。 百年能幾笑,莫作受錢缿。 明朝會稽脚,已著邕州𦂌。 饑驅自此去,擔遠無人耩。 誰能告諸公,收取鏡湖𢗒。
无
其他无
〔宋朝〕 項安世
餞者石與高,慶者徐與項。 醵者鄭與蘇,張侯爲兼講。 酒兵互劘壘,學植交刺䎧。 時與優孟詞,間出德山棒。 吻捷詫先鳴,途窮爭絕港。 同聲暫諧昵,異論忽儱傋。 百年能幾笑,莫作受錢缿。 明朝會稽脚,已著邕州𦂌。 饑驅自此去,擔遠無人耩。 誰能告諸公,收取鏡湖𢗒。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煙生遙岸隱,月落半崖陰。 連山驚鳥亂,隔岫斷猿吟。
西方太白高,壯士羞病死。 心知報恩處,對酒歌易水。 沙鴻嘷天末,橫劒別妻子。 蘇武執節歸,班超束書起。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長平瓦震武安初,趙卒俄成戲鼎魚。 四十萬人俱下世,元戎何用讀兵書。
莫倦尋春去,都無百日遊。 更堪正月過,已是一分休。 泉暖聲纔出,雲寒勢未收。 晚來重作雪,翻爲杏花愁。
老人甲子難計論,耳中白毛三十根。 釣魚幾年如一日,船舷數寸青苔痕。 人生性命必歸正(止)[二],(「正」,原卷作「止」。 )精魂傷夫[三]向流水。 (「魂」,伯二五六七卷作「魄」。 )月如鈎在輪影中,風似人來𥭳(荻)聲裏。 蒲葉高低沒釣磯,破舟仍繫綠楊枝。 水流不爲人流去,魚樂寧知人樂時。 土龕門前一行柳,獨引青絲織魚笱。 柳花漠漠飛復飛,魚笱如今落誰手。 余嗟老人多悲辛,老人昔日傷幾人;人情相掩且相歎,不喜河頭秋與春。 ([一]此詩亦見伯二五四四卷,題作《老人篇》,但差白字太多。 [二]依劉校。 [三]「精魂傷夫」伯二五四四卷作「精醜香風」,俞云:「精魂傷夫」當從伯二五四四卷作「精魄」〖「醜」是「魄」誤〗,因此四字正和下文相應。 精魄指月,下文「月如鈎在輪影中,風似人來荻聲裏」,足證「香風」二字不誤。 劉校「『夫』當爲『失』字之誤」。 )。
秋來木葉黃,半夜坐林塘。 淺溜含新凍,輕雲護早霜。 落螢飛未起,驚鳥亂無行。 寂寞知何事?東籬菊稍芳。 (以上二十八首均見北京圖館藏清陳氏晚晴軒鈔本五卷本《王無功文集》卷三。 此本承鄭永曉同志抄示。 另參校之李抄本,即東武李氏研錄山房鈔本,轉引自韓理洲同志校點本《王無功文集》)(五卷本會校)。 )(按:《王無功文集》五卷本所錄王績詩題,有幾首與《全唐詩》所錄者有較大不同,錄如次:《夜還東溪中口號》,《全唐詩》作《夜還東溪》;《題黃頰山壁》,《全唐詩》作《黃頰山》;《山中別李處士播》,《全唐詩》缺「播」字;《秋夜喜遇姚處士義》,《全唐詩》作《秋夜喜遇王處士》;《過山觀尋蘇道士不見題壁四首》,《全唐詩》作《遊仙四首》;《盧新平宅賦古題得策杖尋隱士》,《全唐詩》僅作《策杖尋隱士》;《裴僕射宅詠妓》,《全唐詩》作《詠妓》。 )。
陶山讀書處,景物自天成。 幽澗菁莪盛,高岡彩鳳鳴。 雨餘山色秀,雲浄月華明。 靜聽寒泉響,潺潺洙泗聲。
春風不念人寒槁,故遣梅花爲掀倒。 溪間隴首欲歸時,月淡雲低著香惱。 豈知造物亦兒戲,我苦學詩嫌不早。 十分孤瘦爲誰妍,一樹半開應更好。 竹君從旁代渠說,萬恨千愁俱一掃。 半生何遜夢可憐,日暮西湖心獨老。 歲寒鐵石乃吾事,水仙弟兄誠小草。 更須喚取謫仙來,細與平章答蒼昊。
望水白,雁來黄,隔山拖,先拖秧。 卯子何日圓,馬牙何日長。 秧鷄,秧鷄,雨豪狹溪成闊溪,螺螄蠼子澎澎肥。
東君無力破天慳,紅紫遭時得志難。 多可幸然風借暖,少恩傷是雨遺寒。 云云無謂鶑情沮,僕僕何之蝶意闌。 爛賞未酬無慍見,計春之日限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