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刺史例能詩,西掖今來替左司。 二八城門開道路,五千兵馬引旌旗。 水通山寺笙歌去,騎過虹橋劒戟隨。 若共吳王鬬百草,不如應是欠西施。
无
其他无
〔唐朝〕 劉禹錫
蘇州刺史例能詩,西掖今來替左司。 二八城門開道路,五千兵馬引旌旗。 水通山寺笙歌去,騎過虹橋劒戟隨。 若共吳王鬬百草,不如應是欠西施。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天下幾人畫古松,畢宏已老韋偃少。 絕筆長風起纖末,滿堂動色嗟神妙。 兩株慘裂苔蘚皮,屈鐵交錯回高枝,白摧朽骨龍虎死。 黑入太陰雷雨垂,松根胡僧憩寂寞。 龐眉皓首無住著,偏袒右肩露雙脚。 葉裏松子僧前落,韋侯韋侯數相見。 我有一匹好東絹,重之不減錦繡段。 已命拂拭光凌亂,請公放筆爲直幹。
玉作車轅蒲作輪,當初不起潁陽人。 一家總入嵩山去,天子何因得諫臣。
平生屬良友,結綬望光輝。 何知人事拙,相與宦情非。 別路穿林盡,征帆際海歸。 居然已多意,況復兩鄉違。
明媚何曾讓玉環,破瓜年幾百花顏。 若教貌向南朝見,定却梅妝似等閑。
非爲親賢展綺筵,恆常寧敢恣遊盤。 綠搓楊柳綿初軟,紅暈櫻桃粉未乾。 谷鳥乍啼聲似澀,甘霖方霽景猶寒。 笙歌風緊人酣醉,却遶珍叢爛熳看。
早事太尉府,謬以才見論。 身作邑中吏,日陪丞相尊。 嵩山雲外寺,伊水渡頭村。 泉味入香茗,松色開清罇。 題詩人半醉,馬上景已昏。 歸來屬後乘,冠蓋迎國門。 悠悠失貧賤,苒苒歷凉溫。 而今處窮僻,落莫思舊恩。 終日自鮮適,終年長不言。 已覺人事寡,惟聞雞犬喧。 東風有來信,滿幅蘭與蓀。 深知故人意,遺我滌冥煩。 一章言罨畫,谿好如目存。 何須到雲壑,便若遊花源。 一一先造化,可以輕瑶琨。 成誦今在口,願將醒病魂。
蓼芽蔬甲簇青紅,盤筯紛紛笑語中。 一餅不分空恨望,暮年知有幾春風。
兩蛙隨步武,先後得位置。 不作渴雨鳴,豈不賢鼓吹。
毗盧大經卷,塵識久埋藏。 上人筆端力,掇出放毫光。 笑他自城游歷,自倒自起自忙。 江天月曉,夢破斜陽。 一印印定,無法商量。
日者因回使,人纔致一書。 有懷那再寫,爲况又何如。 賈傅長沙國,陶公五柳廬。 文章且難進,可向友朋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