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送葉吉甫往建康 其二

〔宋朝〕 項安世

脚底東林路,船頭下白溝。 所之仍作客,何日定歸休。 眉爲鄉人蹙,心將世事謀。 書生千古病,至竟欲誰瘳。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憶平泉雜詠 憶新藤

    遙聞碧潭上,春晚紫藤開。 水似晨霞照,林疑綵鳳來。 清香凝島嶼,繁豔映莓苔。 金谷如相並,應將錦帳回。

    李德裕 唐宋诗
  • 舞鳯石

    遠見麻姑戲瑞禽,每來教舞此壇心。 基離地面三千丈,勢倚雲根一萬尋。 煙海日搖雙翅影,洞天風散九韻音。 自從越叟分明說,便想羅浮直至今。 (〖1〗上面這些詩寫辰一小冊上,線裝,僅存五葉,共二十八首。 後有殘闕,原書葉數、詩數不知多少。 總題《涉道詩》,下題撰人李翔姓名。 李翔的時代和事跡無所考,這個詩集也不見於著錄。 所歌詠酬答的都是道山道觀,當時道教的天師、尊師、鍊師、總真以及供奉和道教史上的著名人物事跡等。 這應該是一部現存最古的道徒詩集。 〖2〗詩中所表現的山名和地名,多在今江西、江蘇、浙江三省,主要是在龍虎山、茅山、天台山之間,李翔大概就是這一地區以內的人。 他的時代,大概是第九世紀末年或第十世紀初年的人。 謝自然是貞元十一年〖七九五〗十一月十二日卒於梁州西門外金泉山的,韓愈〖七六八--八二四〗有《謝自然詩》〖《昌黎先生集》卷一〗,李翔有《題謝自然傳後》〖傳爲郡守李堅所作〗,所以李翔時代,疑比韓愈稍晚。 〖日本《道教研究》第一冊刊吳其昱《李翔及其涉道詩》推定李翔爲唐高祖九世孫,江王李元祥之後,曾官莆田尉,約於咸通間在世,所據爲《新唐書》卷七○下《宗室世系表》,可備一說。 〗)。

    李翔 唐宋诗
  •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二一三

    額顱高,眼孔深。 畫工不識,誰是知音。 江湖爛爛兮月還有魄,丘壑閑閑兮雲自無心。 幾處相逢不會喚,蓑衣篛笠賣黄金。

    釋正覺 唐宋诗
  • 復用韻謝湯子才賀雨

    亢陽乃爲災,正坐我德凉。 有雲輒復散,南箕端𥳽揚。 舊聞江都相,亦有請雨方。 星符久未下,天意終眇茫。 齋居省愆尤,客至不敢觴。 敬開紫函書,要近青黎光。 電鞭煩列缺,雷車呼阿香。 古人精誠感,六月猶降霜。 夜來僅一洗,高澤未渠央。 何時來賀我,有約君勿忘。

    晁公遡 唐宋诗
  • 鑑堂初夏把酒

    新笋過林竹有筠,老蠶登箔繭成身。 日穿雲出潜驅霧,風捲花飛猛送春。 乳燕簾櫳中晝後,綠陰池館一番新。 欲酬佳致須何物,莫厭芳醪滿入唇。

    鄧深 唐宋诗
  • 九日獨酌

    茱萸滿把半青紅,强擬登臨少客同。 碧樹池塘秋色裏,黄花時節雨聲中。 官閒覓句能消日,酒薄看山尚怯風。 高李故人今健否,一樽懷古意無窮。

    韓元吉 唐宋诗
  • 戲詠山家食品

    牛乳抨酥瀹茗芽,蜂房分蜜漬棕花。 舊知石芥真尤物,晚得蔞蒿又一家。 疏索鄉鄰緣老病,團欒兒女且喧譁。 古人不下藜羹糝,斟酌龜堂已太奢。

    陸游 唐宋诗
  • 小亭

    除地編茅作小亭,一川風露對青冥。 殘螢欲盡猶穿戶,落葉初飛已滿庭。 櫟老無心求匠石,鬼靈有說拒奴星。 餘年默數能多少,盡付黄庭兩卷經。

    陸游 唐宋诗
  • 送葉叔羽寺丞持節淮東二首 其一

    呼酒東西玉,探梅南北枝。 相逢長不款,此別有餘思。 古道寒如水,吾儕鬢已絲。 一生商略此,更待贈臨岐。

    楊萬里 唐宋诗
  • 題徐居士遯庵

    世網誰所張,四彌天宇大。 萬情本一機,矻矻同此在。 徐君經世心,心乃超世外。 趣靜緣有動,無顯奚用晦。 姑爲辟俗去,示世無吾待。 結庵定其遷,初不憚一再。 容膝得勝處,外物了纖芥。 有山自煙雲,有水可灌溉。 百丈峙翠屏,千尋拖碧带。 床頭三聖書,會意謝分挂。 天山得要旨,肥遯元非內。 此名扁此室,吾詩儻容配。

    陳造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