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道場齋戒滿,今朝華幄管弦迎。 銜杯本自多狂態,事佛無妨有佞名。 酒力半酣愁已散,文鋒未鈍老猶爭。 平陽不獨容賓醉,聽取喧呼吏舍聲。
无
其他无
〔唐朝〕 劉禹錫
一月道場齋戒滿,今朝華幄管弦迎。 銜杯本自多狂態,事佛無妨有佞名。 酒力半酣愁已散,文鋒未鈍老猶爭。 平陽不獨容賓醉,聽取喧呼吏舍聲。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憐日破浪花出,更復春從沙際歸。 巴童蕩槳攲側過,水雞銜魚來去飛。 閬中勝事可腸斷,閬州城南天下稀。
關城榆葉早疎黃,日暮沙雲古戰場。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士卒哭龍荒。
雕玉押簾上,輕縠籠虛門。 井汲鉛華水,扇織鴛鴦文。 回雪舞涼殿,甘露洗空綠。 羅袖從徊翔,香汗霑寶粟。
蟠桃一別幾千春,謫下人間作至人。 塵外煙霞吟不盡,鼎中龍虎伏初馴。 除存紫府無他意,終向青冥舉此身。 辭我麻姑山畔去,蔡經蹤跡必相親。
元和天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 袍似爛銀文似錦,相將白日上青天。
君家雙美姬,善歌工箏人莫知。 軋用蜀竹弦楚絲,清哇宛轉聲相隨。 夜靜酒闌佳月前,高張水引何淵淵。 美人矜名曲不誤,蹙響時時如迸泉。 趙琴素所[嘉],齊謳世稱絕。 箏歌一動凡音輟,凝弦且莫停金罍。 淫聲已闋雅聲來,遊魚噞喁鶴裴回,主人高情始爲開。 高情放浪出常格,偶世有名道無跡。 勳業先登上將科,文章已冠諸人籍。 每笑石崇無道情,輕身重色禍亦成。 君有佳人當禪伴,於中不廢學無生。 愛君天然性寡欲,家貧祿薄常知足。 謫官無慍如古人,交道忘言比前躅。 不意全家萬里來,湖中再見春山綠。 吳興公舍幽且閑,何妨寄隱在其間。 時議名齊謝太傅,更看攜妓似東山。
井梧黃落暮蟬清,久駐金臺但暗驚。 事佛未憐諸弟子,談空爭動上公卿。 合歸鳥外藏幽跡,敢向人前認好名。 滿印白檀燈一醆,可能酬謝得聰明。
有三(重民)據敦煌殘卷補《全唐詩》的整理工作,曾化過二十多年的心血。 按照原來計劃,全稿分爲三卷:「卷一均有作者姓氏,專補《全唐詩》;卷二均失作者姓氏,凡殘詩集依集編次,凡選詩(指單篇的)依詩編次;卷三爲敦煌人作品(詠敦煌者如《敦煌廿詠》亦入此卷)。 」其中卷一曾以《補全唐詩》爲題,發表於《中華文史論叢》一九六三年第三期。 卷二、卷三的遺稿,雖已基本就緒,則因他不幸逝世,未能最後定稿。 在他生前,曾將其中一部份請王堯同志校閱;有三逝世後,又經舒學同志整理,題爲《敦煌唐人詩集殘卷》,發表在《文物資料叢刊》第一期(一九七七年)上。 最近,我在整理有三輯錄的敦煌殘卷詩集時,又發現了《補全唐詩》卷一漏編的有作者姓氏的詩,一是李翔的《涉道詩》,據有三生前考定,李翔生活的時代比韓愈稍晚;另一即馬雲奇被吐蕃俘虜時寫的紀行詩,已收入《敦煌唐人詩集殘卷》。 此外還有原來擬編入《補全唐詩》卷二、卷三的部份已輯錄的遺稿,其中有「殘詩集」、「單篇」詩,還有「敦煌人作品」。 現依照有三生前計劃,重新整理,並將發表於《文物資料叢刊》部份亦一併輯入各卷,並改了其中未校出的錯字。 按照有三原來計劃,本拾遺編次如下:卷一殘詩集(《補全唐詩》漏編)李翔《涉道詩》(伯三八六六)廿八首馬雲奇詩集殘卷(伯二五五五)十三首卷二佚名的詩殘詩集(伯二五五五)五十九首王昭君怨諸詞人連句(伯二七四八)一首謁法門寺真身五十韵(伯三四四五)一首無題(斯五五五八)一首卷三敦煌人作品敦煌廿詠並序附一首共二十一首凡六寫本,其原編號如下:原卷(伯二七四八)、甲卷(伯三九二九)、乙卷(伯二九八三)、丙卷(伯三八七○)、丁卷(斯六一六七)、戊卷(伯二六九○背)詠敦煌詩(伯五○○七)三首每種詩題下註明所據卷子號碼,有兩個寫本者,亦一一註明,連同校記文字,附各詩之後。 詩有異文,略作校勘;原有錯字,用括號註出,不清楚的字,用方框表示。 但敦煌殘卷的詩,鈔寫多用俗字,如「軀」作「𨈬」,「鎖」作「鏁」,此外還有「總」字常作「惣」,「閉」字常作「閇」,今即逕改,不加註。 在整理工作中,借力於舒學同志的《敦煌唐人詩集殘卷》整理稿不少;馬蹄疾同志對整理工作提了建設性的意見,並爲校讀了前言;初稿寫出後,請陰法魯同志校閱,給我提出了很好的意見,並校出一些錯誤的字;《中華文史論叢》編輯同志爲此稿發表作了很多工作,謹一併在此致謝。 整理工作中所校錄文字,有不當之處,誠望指正。 劉脩業記於有三逝世五週年祭時公元一九八○年四月十六日此整理稿初次發表時,對伯二五五五卷馬雲奇詩及佚名詩的考定與分析,是採用舒學同志的原序,撮要迻錄附於詩後。 有三生前對這些詩亦有考釋,似覺得對這七十二首詩的寫作背景及所反映時代特色的考定與分析較爲符合實際,故此次編集時,已請本書責任編輯將馬雲奇及佚名詩後的說明作了修訂。 劉脩業一九八三年一月三日又記。
暇日搜奇勝,羸驂適莽蒼。 幽花撩醉眼,早麥慰饑腸。 佛屋幾間在,村墟三里長。 廉纖晚來雨,未覺客心傷。
早歲聲名滿上庠,青衫今始赴清湘。 得官已晚豈宜冷,行路正難那更長。 平昔心期良不淺,異時官業可能量。 鵬程九萬從今日,行見飛飛到帝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