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涉筆賦長楊,辱賜天家七寶牀。 黄吻少年評大士,白頭宮女說先皇。
无
其他无
〔宋朝〕 項安世
向來涉筆賦長楊,辱賜天家七寶牀。 黄吻少年評大士,白頭宮女說先皇。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坤元光至德,柔訓闡皇風。 芣苡芳聲遠,螽斯美化隆。 睿範超千載,嘉猷備六宮。 肅恭陪盛典,欽若薦禋宗。
我有所愛鶴,毛羽霜雪妍。 秋霄一滴露,聲聞林外天。 自隨衛侯去,遂入大夫軒。 雲貌久已隔,玉音無復傳。 吟君感鶴操,不覺心惕然。 無乃予所愛,誤爲微物遷。 因茲諭直質,未免柔細牽。 君看孤松樹,左右蘿蔦纏。 既可習爲飽,亦可薰爲荃。 期君常善救,勿令終棄捐。
擁褐藏名無定蹤,流沙千里度衰容。 傳得南宗心地後,此身應便老雙峰。
鬱鬱家國盛,濟濟經道興。 (見廖侁撰、李沖昭述《南獄小錄》。 南京圖書館藏手鈔本。 )(〖1〗《南嶽小錄·九真觀》條:唐開元年間,有王天師仙喬。 初,天師爲行者,道性沖昭,有非常之志。 因將嶽中茶二百餘串,直入京國,每攜茶器於城門內施茶。 忽一日,遇高力士,見而異之,問其所來。 乃曰:「某是南嶽行者,今爲本住九真觀殿宇破落,特將茶來募施主耳。 」於是力士上聞,玄宗召見,嘉歎久之,問曰:「爾有願否? 」對曰:「鬱鬱家國盛,濟濟經道興。 」〖《藝海珠塵》、《四庫全書》本「南嶽小錄」,此二句前皆有「願」字。 〗上深加禮焉,俾於內殿披度,厚與金帛建置,令歸嶽中修剙觀宇,不數年而完全。 道行愈高,聲流上國,尋有詔封爲天師,乾元二年三月三十日得道。 )。
心地正花放,五葉逐根隨。 共修般若惠,當來佛菩提。 (同前)。
髮蓬新感二毛侵,尚阻清尊對菊斟。 久擬芝蘭同臭味,莫疑魚鳥自高深。 食貧豈復甘秦炙,客病空懷奏楚音。 挂席無由上牛斗,漫憑流水送歸心。
雨餘想見藥苗肥,薯蕷堪羹杞可齏。 老賊何須投益智,先生只要買當歸。
梅花國裏荔枝村,頗記張燈作上元。 一別頻蒙訪生死,七年再見劣寒溫。 屬當閔雨祈羣望,不得臨風共一尊。 誰爲君王留國士,吾衰猶擬叫天閽。
翠屏一匝梵王城,白練兩條功德水。 百鳥爭巢高樹枝,似聞佛法心歡喜。
欽哉祥刑,克寬克明。 民罹旱虐,焦勞發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