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言君失德,驪邑想秦餘。 政煩方改篆,愚俗乃焚書。 阿房久已滅,閣道遂成墟。 欲厭東南氣,翻傷掩鮑車。
无
其他无
〔唐朝〕 中宗皇帝
眷言君失德,驪邑想秦餘。 政煩方改篆,愚俗乃焚書。 阿房久已滅,閣道遂成墟。 欲厭東南氣,翻傷掩鮑車。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理邑想無事,鳴琴不下堂。 井田通楚越,津市半漁商。 盧橘垂殘雨,紅蓮拆早霜。 送君催白首,臨水獨思鄉。
郊居人事少,晝臥對林巒。 窮巷厭多雨,貧家愁早寒。 葛衣秋未換,書卷病仍看。 若問生涯計,前溪一釣竿。
不識人間巧路岐,只將端拙泥神祇。 與他名利本無分,却共水雲曾有期。 大抵物情應莫料,近來天意也須疑。 自憐心計今如此,憑仗春醪爲解頤。
關內平田窄,東西截杳冥。 雨侵諸縣黑,雲破九門青。 暫看猶無暇,長棲信有靈。 古苔秋漬斗,積霧夜昏螢。 怒恐撞天漏,深疑隱地形。 盤根連北嶽,轉影落南溟。 窮穴何山出,遮蠻上國寧。 殘陽高照蜀,敗葉遠浮涇。 斸竹煙嵐凍,偷湫雨雹腥。 閑房僧灌頂,浴澗鶴遺翎。 梯滑危緣索,雲深靜唱經。 放泉驚鹿睡,聞磬得人醒。 踏著神仙宅,敲開洞府扃。 棊殘秦士局,字缺晉公銘。 一谷勢當午,孤峰聳起丁。 遠平丹鳳闕,冷射五侯廳。 萬丈冰聲折,千尋樹影停。 望中仙島動,行處月輪馨。 疊石移臨砌,研膠潑上屏。 明時獻君壽,不假老人星。
明王嶻嶪與天齊,勢壓諸峰不可梯。 霽雨孤鐘雲外渡,叫霜羣鴈月中棲。 仰觀碧落星辰近,俯視紅塵世界低。 七尺靈光雙彩展,石門金鼎謾留題。 (見同治丙寅刊齊召南修《溫州府志》卷二十八)(〖1〗同治《溫州府志》卷二十《名臣》錄《萬曆志》云:「吳畦,字正祥,家安國之盧村。 登進士第。 乾符中,爲河南節度使,督修黃河有功。 黃巢亂,奉勅破走之。 中和二年召入朝,同平章事。 文德元年,拜諫議大夫,進太子太保,封光祿大夫,勳柱國。 論事忤上意,貶潤州刺史。 會錢鏐爲鎮海節度使,不安其職,遂引退,家居而卒。 」出將入相如此,而史家闕如,甚爲可疑,今不取。 張靖龍云:「見周喟《南雁蕩山志》卷七《詩外編》引明人鄭思恭《崇禎南雁蕩山志》,又見《乾隆平陽縣志》卷二。 明王峯在白雲山〖屬南雁蕩山〗。 」)。
翠袖朱脣一笑開,依風無力競相隈。 陽城豈是僧家物,端恐齊奴步障來。
良木秀山澤,中林猶百年。 斵削應約繩,必資諸巧匠。 陶者輸瓦甓,圬人施塗泥。 絲網及寶鈴,丹漆塈塑績。 罷精磨歲月,始克觀厥成。 金錢與糗糧,所費如山積。 雖名有漏法,實爲無量德。 庶俾凡睹聞,因緣得入道。 我昔禮大士,廣廈餘千間。 何人持烈煙,一燎不存芥。 嗚呼有施者,又有戕毀人。 良繇弗思維,縱我無明故。 今合檀施力,作新美踰初。 丁此時囏危,爲衆作依怙。 咨爾方來者,毋意隳前功。 增飭愛護之,當如扞頭目。 使百千萬億,遊戲依雙林。 於龍華會中,永瞻微妙相。
豺狼已煙銷,言歸省先塋。 豈無消息至,怵惕意自驚。 兵戈道孔由,不折寸草徑。 神物陰有護,兇威肅其獰。 敬瞻壠闕雲,墮淚眶睫盈。 如承慈穆顔,如聞謦咳聲。 道餘孤風存,澤本遺愛成。 昔我罹禍苦,結廬傍佳城。 哀慕寧有極,忽忽時序更。 慚愧舊巢鳥,常繞松柏鳴。
朱襦千里變,金彈一分增。 入口蜜相避,懷歸誰不能。
去歲從遊泛綠波,西湖今日又新荷。 生來長是歡悰少,老去更堪離別多。 客裏送君留不住,尊前爲我飲無何。 休休萬事付一醉,爲報驪駒未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