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丙辰正月三日贈彭世昌歸山

〔宋朝〕 朱熹

象山聞說是君開,雲木參天瀑響雷。 好去山頭且堅坐,等閑莫要下山來。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題趙生壁

    大婦然竹根,中婦舂玉屑。 冬暖拾松枝,日煙坐蒙滅。 木蘚青桐老,石井水聲發。 曝背臥東亭,桃花滿肌骨。

    李賀 唐宋诗
  • 又賦早春書事

    苑裏芳華早,皇家勝事多。 弓聲達春氣,弈思養天和。 煖酒紅爐火,浮舟綠水波。 雪晴農事起,擊壤聽賡歌。

    徐鉉 唐宋诗
  • 載初元年沙州歌謠(幷序○題擬。以下歌)

    於昭武王,承天剪商。 誰其下武?聖母神皇。 穆斯九族,綏彼四方。 遵以禮儀,調以陰陽,三農五穀,萬[庾](庚)千箱。 載興文教,載構明堂。 八窻四闥,上圓下方。 多士濟濟,流水洋洋。 明堂文興,百工時揆。 庶人子來,●鼓不勝。 肅肅在上,無幽不察,無遠不相。 千齡所鐘,萬國攸向。 俗被仁禮,家懷孝讓。 帝德廣運,聖壽遐延。 明明在下,於昭於天。 本枝百代,福祚萬年。 惟彼洛邑,聖母營之;惟彼河水,神皇清之;穆穆帝子,聖母生之;浩浩海瀆,神皇平之。 福兮祐兮,在聖母兮;盛兮昌兮,在神皇兮。 聖母皇皇,撫臨四方。 東西南北,無思不服。 禿髮狂瞽,侵我西土。 皇赫斯怒,爰整其旅。 荒徼之外,各安其所。 穆穆聖君,受天之祐。 聖皇爲誰?神皇聖母。 於萬斯(伯二六九五卷作「斯萬」)年,受天之祐。 永淳之季,皇昇玉京。 如喪其考,人不聊生。 裴、徐作釁,淮海波驚。 皇皇聖母,定[縱](從)服橫。 綏以大德,威以[佳](往)兵。 神謀獨運,天鑒孔明。 危邦載靜,亂俗還平。 河圖洛書,龜背龍脅。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 既營大室,爰構明堂,如天之堰,如地之方。 句含五色,吐納三光,傍洞八牖,中制九房。 百神薦趾,膺乾之統,得坤之經。 子來之作,不日而成。 不得有得,[□□]非名。 如天之壽,於萬斯齡。 黄山海水,蒲海沙場。 地隣蕃服,家接渾鄉。 昔年寇盜,禾麥調傷。 四人[擾擾](優優),百姓遑遑。 聖人哀念,賜以惟良。 既撫既育,或引或將。 昔靡單袴,今日重裳。 春蘭秋菊,無絕斯芳。 (見羅振玉《鳴沙石室佚書》影印敦煌寫卷《沙州[都督府]圖經》,即伯二○○五卷。 校以伯二六九五卷,此卷末署「《沙州都督府圖經》卷第三」。 )(按:原詩題作《歌謠》,在《圖經》中自成一目。 末云:「右唐載初元年四月,風俗使于百姓問採得前件歌謠,具狀上讫。 」今據以擬題。 )。

    佚名 唐宋诗
  • 蔬飯

    蕨拳嬰兒手,笋解籜龍蛻。 薦羞杞菊開,采斸烟雨外。 嗟予飯藜藿,咽塞舟泝瀨。 朝來二美兼,一飽良已泰。 充腸我誠足,染指客應慨。 平生食肉相,蕭瑟何足頼。 王郎催牛炙,韓老憶鯨鱠。 俠氣信雄夸,戲語亦狡獪。 我師魯顔子,陋巷翳蓬艾。 執瓢不可從,一取清泉酹。

    朱松 唐宋诗
  • 於陵仲子

    於陵有仲子,築室自躬耕。 辟纑以爲食,不肯從其兄。 而況區中士,欲與並飛纓。 高節固可嘉,由來無復情。

    晁公遡 唐宋诗
  • 客愁

    騎馬出門無所詣,端居正爾客愁侵。 蒼顔白髮入衰境,黄卷青燈空苦心。 天下極知須雋傑,書生何恨死山林。 消磨未盡胸中事,梁甫時時尚一吟。

    陸游 唐宋诗
  • 題傳神

    溼雲生兩屨,細雨暗孤篷。 悔不桐江上,從初作釣翁。

    陸游 唐宋诗
  • 嚴子文以春雪數作用爲瑞不宜多爲韻賦詩見寄次韻

    同雲癡不掃,梅柳春到遲。 笙歌暖寒會,當任主人爲。 圍尺庸何傷,袤丈乃非瑞。 郢中姑度曲,山左已驅癘。 世無辟寒香,誰能不龜手。 鄰舍索米歸,衾裯無恙不。 貧人寒切骨,無地兼無錐。 安知雙綵勝,但寫入春宜。 販夫博口食,奈此不售何。 無術慰啼號,汝今一身多。

    范成大 唐宋诗
  • 夜夢次陳立夫韻

    慣伴山僧汲澗泉,懶隨年少夢游仙。 風流輸與賢兄弟,朱閣臨風教李娟。

    周必大 唐宋诗
  • 禱雨鳳凰山二首 其一

    跨鳳西來得好山,千年人與鳳俱還。 本規法席專嶄絕,先遣山靈鑿捍頑。 聞道碧泓嚴水印,試携清醥闖雲關。 此心炯炯龍應識,莫遣歸塗更厚顔。

    陳造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