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物令儂羨,羨郎船尾燕。 銜泥趂檣竿,宿食長相見。
无
其他无
〔唐朝〕 劉禹錫
何物令儂羨,羨郎船尾燕。 銜泥趂檣竿,宿食長相見。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明明 一作:佼佼)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谈讌 一作:谈宴)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海 一作:水)
古公亶甫,积德垂仁。 思弘一道,哲王于豳。 太伯仲雍,王德之仁。 行施百世,断发文身。 伯夷叔齐,古之遗贤。 让国不用,饿殂首山。 智哉山甫,相彼宣王。 何用杜伯,累我圣贤。 齐桓之霸,赖得仲父。 后任竖刁,虫流出户。 晏子平仲,积德兼仁。 与世沈德,未必思命。 仲尼之世,主国为君。 随制饮酒,扬波使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 西风何限,自起披衣看 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 何时旦,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
欲问江梅瘦几分,只看愁损翠罗裙 麝篝衾冷惜余熏 可耐暮寒长倚竹,便教春好不开门 枇杷花底校书人
惊晓漏,护春眠 格外娇慵只自怜 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 月度银墙,不辨花丛哪瓣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 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 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
容易浓香近画屏,繁枝影著半窗横 风波狭路倍怜卿 未接语言犹怅望,才通商略已懵腾 只嫌今夜月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