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放纜好天色,過午忽作打頭風。 却望江州纔十里,我船且繫蘆花中。
无
其他无
〔宋朝〕 張孝祥
今朝放纜好天色,過午忽作打頭風。 却望江州纔十里,我船且繫蘆花中。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行役不遑安,在幽機轉發。 山谷無明晦,溪霞自興沒。 朝櫛杉下風,夕飲石上月。 懿爾青雲士,垂纓朝鳳闕。 寧知採竹人,每食慙薇蕨。
賈誼哭時事,阮籍哭路岐。 唐生今亦哭,異代同其悲。 唐生者何人,五十寒且飢。 不悲口無食,不悲身無衣。 所悲忠與義,悲甚則哭之。 太尉擊賊日,尚書叱盜時。 大夫死兇寇,諫議謫蠻夷。 每見如此事,聲發涕輒隨。 往往聞其風,俗士猶或非。 憐君頭半白,其志竟不衰。 我亦君之徒,鬱鬱何所爲。 不能發聲哭,轉作樂府詩。 篇篇無空文,句句必盡規。 功高虞人箴,痛甚騷人辭。 非求宮律高,不務文字奇。 惟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 未得天子知,甘受時人嗤。 藥良氣味苦,琴澹音聲稀。 不懼權豪怒,亦任親朋議。 人竟無奈何,呼作狂男兒。 每逢羣盜息,或遇雲霧披。 但自高聲歌,庶幾天聽卑。 歌哭雖異名,所感則同歸。 寄君三十章,與君爲哭詞。
亭與溪相近,無時不有風。 澗松生便黑,野蘚看多紅。 雨足秋聲後,山沈夜色中。 主人能守靜,略與客心同。
南陌生岐穗,農家樂事多。 塍畦交茂綠,苗實際清和。 日布玲瓏影,風翻浩蕩波。 來牟知帝力,含哺有衢歌。
逸僧戛椀爲龍吟,世上未曾聞此音。 一從太尉房公賞,遂使秦人傳至今。 初戛徐徐聲漸顯,樂音不管何人[辨]。 似出龍泉萬丈底,乍怪聲來近而遠。 未必全繇戛者功,真生虛無非椀中。 寥亮掩清笛,縈迴凌細風。 遙聞不斷在煙杪,萬籟無聲天境空。 乍向天台宿華頂,秋宵一吟更清迥。 能令聽者易常性,憂人忘憂躁人靜。 今日鏗鍠江上聞,蛟螭奔飛如得羣。 聲過陰嶺恐成雨,響駐晴天將起雲。 坐來吟盡空江碧,却尋向者聽無迹。 人生萬事將此同,暮賤朝榮動還寂。
九天上,大利我軍陳。 九地伏藏宜密事,逃潛六合避凶星,隱伏喜忻情。
繁盛閩南粵,潜藏霜雪天。 素雲生寶髻,賸馥借龍涎。
優入蠻溪受瘴煙,一生誰料到龍川。 早書實歷遠山考,便是中書九閏年。
雪白蘆菔非蘆菔,喫來自是辣底玉。 花葉蔓菁非蔓菁,喫來自是甜底冰。 三館宰夫傳食籍,野人蔬譜渠不識。 用醯不用酸,用鹽不用鹹。 鹽醯之外別有味,薑牙棖子仍相參。 不甑亦不釜,非蒸亦非煮。 壞盡蔬中腴,乃以煙火故。 霜根雪葉細縷來,瓷瓶夕羃朝即開。 貴人我知不官樣,肉食我知無骨相。 祗合南溪嚼菜根,一尊徑醉溪中雲。 此詩莫讀恐嚥殺,要讀此詩先捉舌。
熟闚齊物論,懶賦畔牢愁。 浮世夢槐國,虛名種橘侯。 有身俱有患,無累即無求。 不啻如今足,何如取次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