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麾縻我欠追從,悵望千山紫翠重。 忽向郵筒得新句,知君正在碧蓮峯。
无
其他无
〔宋朝〕 張孝祥
一麾縻我欠追從,悵望千山紫翠重。 忽向郵筒得新句,知君正在碧蓮峯。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鵲印慶仍傳,魚軒寵莫先。 從夫元凱貴,訓子孟軻賢。 龍是雙歸日,鸞非獨舞年。 哀榮今共盡,悽愴杜陵田。
年年曲江望,花發即經過。 未飲心先醉,臨風思倍多。 三春看又盡,兩地欲如何。 日望長安道,空成勞者歌。
祖帳臨伊水,前旌指渭河。 風煙里數少,雲雨別情多。 重疊受恩久,邅回如命何。 東山與東閣,終異再經過。
暫憑樽酒送無憀,莫損愁眉與細腰。 人世死前唯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
平生早遊宦,不道無親故。 如我與君心,相知應有數。 春明門前別,金氏陂中遇。 村酒兩三杯,相留寒日暮。 勿嫌村酒薄,聊酌論心素。 請君少踟躕,繫馬門前樹。 明年身若健,便擬江湖去。 他日縱相思,知君無覓處。 後會既茫茫,今宵君且住。
一聯佳句題流水,十載幽思滿素懷。 今日却成鸞鳳友,方知紅葉是良媒。 (《青瑣高議前集》(均見《青瑣高議前集》卷五引張實《流紅記》。 按紅葉題詩故事,唐詩已有數傳,《雲溪友議》卷下記顧況與天寶宮人、盧渥與宣宗宮人事,《本事詩》亦載顧況事,《北夢瑣言》卷九作李茵與雲芳子事,《全唐詩》卷七九九又有賈全虛與鳳兒事。 《流紅記》即張實據以上故事敷衍而成的小說。 《苕溪漁隱業話後集》卷十六云:「《青瑣》乃互竄二事,合爲一傳,曰《流紅記》,仍託他人姓名。 嗚呼,孰謂小說可盡信乎!」龐元英《談藪》亦謂此篇「最爲鄙妄」。 宋人對小說的鄙夷雖不足取,但此篇爲宋人依說,當可據以論定。 )。
閉門湖水畔,自與白鷗親。 竟日窗中岫,終年林下人。 俗輕儒服弊,家厭法官貧。 多雨茅簷夜,空洲草徑春。 桃源君莫愛,且作漢朝臣。
秋草黃花覆古阡,隔林何處起人煙。 山僧獨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見少年。
夫子不自衒,世人知者稀。 來傾阮氏酒,去着老萊衣。 渭北草新出,關東花欲飛。 楚王猶自惑,宋玉且將歸。
無住菴中老居士,逢春入定不銜杯。 文殊罔明俱拱手,今日花枝喚得迴。